蚩尤的后代(蚩尤的后代姓什么)
蚩尤,这位在华夏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先祖,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他的事迹被广泛传颂,连黄帝也未能避免与他的深厚联系。
在华夏集团与九黎部落联盟之间发生的涿鹿之战,是一场决定历史走向的大规模战役。这场战役之后,黄帝和炎帝领导的华夏集团取得了胜利,而蚩尤领导的九黎部落则被迫南迁。值得注意的是,九黎并非由九个部落组成,而是对黄河下游东夷部族的泛称,他们拥有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并掌握了制作金属兵器的技术。
当炎帝逐渐衰落并被南下黄帝收服时,实力强大的蚩尤自称为新的炎帝,与黄帝展开了争夺共主地位的战争。据《山海经》记载,蚩尤一度在战争中占据上风。尽管黄帝最终战胜了蚩尤,但九黎部落并未臣服。他们南迁后逐渐演变为三苗,其中“三”同样是一种泛称。苗族古歌《格蚩尤老》描述了他们的南迁之路,而苗族同胞也将蚩尤视为重要的先祖。
在被考古学界和民族学界认定的三苗遗存中,湖北江汉平原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遗址呈现了与蚩尤所处的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存的继承关系。这也得到了苗族口述史的印证,苗族同胞依然称呼牛为“尤”,在祭祖时也会打猪供奉“剖尤”(蚩尤)。
虽然九黎(三苗)是苗族的先民,但苗族并非只有九黎的后裔。在迁徙到长江边后,他们经历了又一次的战争,部分族群因此进行了更远的迁徙。据《吕氏春秋》和《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这场战争持续了尧舜禹三代。留在江淮荆州的那支九黎后裔被史书记为荆蛮。
西周初年,荆蛮在南方建立了一个小国。这个小国在周夷王时期趁王室衰微,先后灭国45个,拓地三千里,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的第一大国——楚国。那么九黎后裔究竟去了哪里呢?他们和建立楚国的荆蛮有什么关系呢?
语言考古学家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端倪。据田玉隆先生统计,现存的楚语中有高达53%以上的词汇与湘西苗语相同或相近。楚语与苗语的亲缘关系说明了他们源自同一个共同体——三苗。楚墓的考古发掘也呈现出与屈家岭-石家河文化遗址的前后继承性,这表明建立楚国的族群正是蚩尤战败后南迁的九黎(三苗)后裔。
《史记·楚世家》中记载的楚人出自于颛顼(黄帝之孙)的说法又该如何解释呢?事实上,在先秦的史籍中,楚国从未被视作华夏族。这表明,《史记》中的说法只是楚国融入华夏后的一种附会。正如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所说,三苗曾在长江中游建立起一个大国,这个大国是一个大的部落联盟,是许多部落的集合体,其中较大的就是荆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