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投降后,为何关羽的后人被满门抄斩呢?
在公元208年的建安十三年,一场大战爆发,孙刘联军成功抵挡了南下的曹军,局势因此而定。对于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跟随风趣网小编的步伐,一起走进那风云变幻的年代。到了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某人公然篡汉称帝,定都洛阳,一个新的王朝诞生了。不久后,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但好景不长,刘备离世后,其子刘禅继位。刘禅并非明君,他昏庸无能,宠信宦官,导致蜀汉政权逐渐走向衰弱。就在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后主刘禅无奈开城投降魏军,蜀汉宣告灭亡。在蜀汉献表投降之际,后主刘禅被魏国封为安乐县公,定居洛阳。蜀国的文臣武将大多得到善待,避免了血光之灾。同样是桃园结义的兄弟,关羽和张飞的后代却迎来了不同的命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故事还要从刘备尚未称帝时说起。在公元214年,刘备率军攻下成都,获得了广袤富饶的益州。两年后,汉中之战爆发,经过数年的激战,刘备集团取得胜利,从此坐拥益州、汉中一带。到了公元219年,刘备自封汉中王,军事实力达到巅峰。在刘备坐拥蜀地之时,他带入了众多将领,如张飞等武将以及诸葛亮等谋臣。当初入川时,刘备基本抽调了原荆州集团的骨干,只留下关羽镇守荆州。荆州在刘备集团扩张过程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关羽对荆州的防卫从未懈怠,践行着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军事策略。在公元219年汉中之战最激烈之际,关羽为减轻刘备压力,决定亲自率军北攻樊城。樊城守将曹仁不敌关羽,分兵七路抵御。关羽利用汉水涨势,成功围困樊城主力。这一战成为关羽最得意的战斗。正是这次战斗的胜利埋下了隐患。关羽的后代被魏军屠杀殆尽与庞德之子庞定有关。庞德是魏国大将,关羽斩杀庞德后,其子庞定对关羽恨之入骨。蜀国投降时,庞会担任平寇将军,他趁机报仇雪恨,将关羽一门悉数杀尽。与此不同,张飞在魏国并无仇怨。而且张飞之妻夏侯氏是魏国名将的侄女。因此张飞的后代不仅没有被杀还得到了优待。关羽一生坚贞不二被世人尊崇。随着时代的发展他逐渐被奉为神明有武圣关公财神爷之尊称。以仁义为本的关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又一文化象征为我们所敬仰学习。然而关羽后人遭遇如此灭顶之灾实在让人感叹。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其中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性的一幕幕。关羽和张飞的命运以及他们的后代的不同遭遇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和残酷性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和平重视文化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