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什么被成为近代历史第一罪人 乾隆到底做
探索乾隆:历史上的辉煌与衰落之源
对于热爱历史的朋友们来说,乾隆皇帝的故事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他被一些人赞誉为大有为的明君,因为他开创了一个盛世;也有人认为他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罪人。那么,究竟为何会有这样的评价呢?今天,我们将一同探寻乾隆皇帝的辉煌与过失。
乾隆是幸运的。他自少年时代起便备受宠爱,受益于长辈的溺爱。他的父亲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也要归功于乾隆。雍正皇帝在位期间,致力于国家建设,国力一度恢复到顶峰状态。这一系列的事情为乾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他有了挥霍的资本。他在位60年,还当了3年的太上皇,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
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乾隆,一生都在追求名誉与荣耀。他的挥霍并非只限于政治领域。乾隆王朝人口激增,但经济却逐渐衰退,百姓生活困苦。乾隆晚年,农民反叛频发,再加上对外战争的不断消耗,使得丰盈的府库逐渐空虚。他的私生活也极为奢侈,多次南巡,晚年还举办百叟宴,花钱如流水。
除了经济问题,乾隆的吏治也存在问题。他实行了全面的闭关锁国政策,拒绝了与外界的交流与学习机会。本可以与时俱进,却选择了自我封闭,这成为百年积弱的根本原因。在用人方面,乾隆后期重用大贪官和珅,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抄家时所得财产甚至超过了清王朝半年的财政收入。
乾隆还以“十全武功”自居,但在征讨缅甸时,面对现代化的技术却视而不见,坚持使用传统武器,显示了他的冥顽不化。乾隆在统治期间的残忍弑杀也让人震惊。他灭绝准噶尔人的行动显示了他的冷酷无情。文字狱的频繁发生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除此之外,乾隆还喜欢在文物名画上写打油诗,甚至在这些珍贵文物上盖章写题记,简直是对文物的破坏。他的打油诗没有文学价值,只是一味的自我吹嘘。在修四库全书时,他销毁的书籍数量远超过保留的,这种行为更像是烧书而非修书,对文化的破坏无法估量。
综合来看,乾隆的辉煌与过失并存。他的幸运、才华、智慧以及对名誉的追求使他成为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决策失误、好大喜功、冥顽不化以及对文化的破坏使他在历史中留下了污点。尽管他活了87岁,当了60多年的皇帝,但他的一生都在沽名钓誉,沾沾自喜,认为自己了不起。正是他的这些“了不起”,致使中国失去了赶超欧美的机会,为中国近代史带来的灾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