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怎么罚?市场监管总局拟出新规
中新网电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规草案,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严格监管。近日公布的修订征求意见稿中,针对当前市场中的价格违法行为,特别是电子商务平台的违规行为进行了详细规定。从7月2日起,公众可就该意见稿提出反馈意见。
针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利用大数据和算法等工具进行价格歧视的行为,意见稿明确表示,一旦发现此类行为,将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处罚。违法所得将被没收,并可能并处上一年度销售总额1‰以上至5‰以下的罚款。若情节严重,还可能面临停业整顿或被吊销营业执照的风险。
对于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异常波动期间的价格违法行为,意见稿也给予了明确的处罚规定。特别是针对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商品不出售等行为,若经告诫仍不改正,将被处以重罚。
对于新业态中的价格违法行为,除了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违规行为外,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也被纳入监管范围。例如,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等行为,都将受到相应处罚。
在明码标价方面,意见稿强调经营者必须按照规定内容和方式进行明码标价。对于不标明价格、违规加价等行为,将责令改正并可能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若未实际损害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知情权并及时改正的,将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或不予处罚。
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发布的修订征求意见稿旨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和中小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通过严格的法规监管,确保市场价格的公平合理,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在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电子商务平台滥用其市场地位,通过大数据和算法等手段进行价格歧视,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的公平竞争。此次意见稿的发布,无疑是对这些行为的严厉打击,也是对电子商务行业的规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次修订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体现了国家对市场秩序的严格监管和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希望广大电子商务平台和经营者能够遵守法规,诚信经营,共同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