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中,于禁为何会败的那么惨呢?

明星美女 2025-08-20 04:38www.alimta.cn娱乐明星网

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七月,一场震撼天下的战役在襄樊之地燃起。关羽挥军围攻曹军荆襄战区主帅于樊城。刚刚从汉中败退的曹军,急忙派遣外姓大将第一人左将军率军前来驰援。在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战斗中,关羽凭借强大的水军和舟兵,一举俘获于禁等步骑三万,副将被杀,于禁本人也无奈投降。

那么,于禁麾下的这七军究竟有多少兵马?《三国志》记载,汉水暴涨之时,关羽俘虏了于禁的三万兵马。对于这一数字,我们不禁产生两大疑问。

我们知道曹仁手中只有数千人马守城,那么于禁又如何能统领三万兵马?襄樊之战前,曹操的主力大军一直在汉中迎战强敌,远离襄樊前线。除了曹仁、侯音叛乱从汉中调到南阳宛城的军队以及江夏的文聘之外,周边并无大规模的兵马驻扎。那么,于禁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凑齐三万兵马的?他的军队究竟从何而来?

要解开这些谜团,我们首先要明确于禁此时的位置。在樊城岌岌可危的局势下,作为第一批援军,于禁必然离前线不远。江夏的文聘和宛城的徐晃各有重任,无法分身救援曹仁。那么,于禁是如何快速赶到前线的呢?关键在于,此时的于禁就离宛城不远的许都!

回溯历史,曹操在迁都后干了一件大事——兴屯田。他在许都周边大量屯田,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而屯田需要大量的人力。当时天下大乱,人口锐减,曹操从哪里找到这么多的人手呢?《三国志》记载,曹操曾收降三十万降卒和百万余口百姓,其中精挑细选的精锐者被号称青州兵。这些人在随后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曹操从中选出了部分精锐组建成了青州军。这支军队军纪败坏,不仅屠城,还友军。曹操头痛不已,干脆解散了青州军的建制,让他们退出作战部队,改为屯田军,驻扎在许都。这支半军半农的屯田军虽然身份转变,但仍是骄兵悍将,非比寻常。而于禁恰恰是能够镇住这些骄兵悍将的人。他在宛城之战中狠狠教训了青州军一顿。

为何说于禁此时在许都屯田并管辖这支青州军的屯田军呢?因为许都不仅是曹操的政治中心,还有天子汉献帝在此。曹操只能委派自己信得过的亲信大将镇守许都。于禁作为当时曹操军中职位最高的人,被赐予左将军和假节钺的高位和权力。

结合当时的军事部署来看,只有从许都出兵才有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快速赶到襄樊前线。既然驰援曹仁的是于禁,那么镇守许都之人必定是于禁无疑。他的三万兵马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这支半军半农的青州屯田军。考虑到许都仍然要留下相当的兵力以防万一,因此于禁七军三万兵马或许有一半人都是来自这支重新武装的青州军。在这样的背景下,于禁率领的七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奔赴前线驰援曹仁,成为了扭转局势的关键力量。

Copyright © 2019-2025 www.alimta.cn 娱乐明星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电影明星,娱乐节目,帅哥明星,明星排行榜,港台男明星,娱乐明星网,明星绯闻,明星爆乳,明星不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