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咬人后的伤口图(蜱虫咬人后的伤口图黑球球)
蜱虫咬人后的伤口呈现红色,有的还会出现血迹。这些蜱虫身体呈纺锤形,头部较大,尾巴较短,长度约1厘米。它们主要栖息于美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特别是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夏季是它们繁殖的高峰期,7月至9月间大量涌现。在这期间,人们必须格外注意防范,避免被叮咬。一旦疏忽被咬,后果不堪设想。蜱虫的毒性强烈,轻则导致皮肤红肿,重则可能引发休克甚至死亡。
封面新闻最近报道,河南信阳市潢川县一位老人因蜱虫病去世,引发多人感染和死亡事件。蜱虫究竟是什么?为何会成为夺命毒虫?如何传播病毒?被叮咬后应如何处理?针对这些问题,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蜱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是许多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它们广泛分布于森林、灌木丛、草原等自然界中。在我国,蜱虫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蜱虫的嗅觉极为敏感,能在几米之外嗅到宿主的气味,伺机吸血。它们不仅可能咬伤皮肤,更是螺旋体、立克次体、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媒介。
蜱虫病即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可能是布尼亚病毒或克白灵病毒感染所致,主要影响蜱虫疫原区的居民和旅游者。蜱虫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危重病人或带病原体动物的血液、呼吸道分泌物等传播。赵力强调并非每只蜱虫都携带病毒,但仍需注意防护,避免被叮咬。
被蜱虫叮咬不同于蚊子,蜱虫在吸血时会将头部扎入皮肤。若被叮咬,不可强行拔出,以免断折口器于皮肤内。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使用烟熏、、煤油等涂抹使其自动脱落。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对于如何防范蜱虫,赵力提醒,出游时尽量选择颜色浅的长裤长袖,并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这一措施不仅对防范蜱虫有效,也能防范其他吸血虫类。
赵力提醒广大市民,如果在野外发现停留在皮肤上的蜱虫,不要用力拔除。可以用氯仿、、煤油等涂在蜱的头部,让其窒息后自行脱落。伤口局部可以做适当的消毒处理,并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要及时使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新闻多一点:被蜱虫叮咬后怎么办?如果发现局部还有停留在皮肤上的蜱虫,不要强行拔出。可以使用特定的方法使其自行脱落。伤口局部可以涂抹碘伏等消毒液,并及时使用抗生素以防并发症。如果其口器已经断在皮内,可以进行局部后通过手术取出。密切观察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治疗。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将有费用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