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公务员(史上最可怜的公务员,提着脑袋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其狠毒著称,他平定天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清洗行动,连他的亲密战友和巨大贡献者都不例外。这种肃清行动几乎将朝中的大小功臣一网打尽。随后,秉持着整顿朝纲的信念,朱元璋开始了对臣子的“整风运动”,并成功打造了历史上工资最低的公务员队伍。
据史书记载,明朝初期的公务员薪资之低,堪称史上绝无仅有。以大米计价,省部级干部每年的工资相当于现在的月薪约1.2万元人民币,看似不算低。但实际上,朝廷发放的都是实物工资,包括大米、布匹、胡椒、苏木等。折算率却成为朝廷玩弄心计的手段。曾有记载,粗布的市场价仅为三四钱银子一匹,却能被折算成30石大米,而30石大米在市场上至少价值20两银子。如此计算,一位县太爷每年仅能领取相当于400多元人民币的薪水。即使是户部尚书这样的高级官员,退休后的待遇也仅仅每月两石大米,约值人民币四百元。考虑到明朝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官员们往往需要养活多个子女,这样的薪水显然难以支撑家庭生计。
朱元璋对官员们的生活窘境心知肚明,但他坚持自己的理念。他时常召见新任官员,告诫他们必须坚守原则,否则一旦贪婪奸猾,必将身败名裂。他警告官员们,尽管薪水微薄如井底之泉,但长久稳定;而若贪婪民财,一旦事发,不仅赃款失去,还会家破人亡。即使赃款再多,一旦遭遇不幸,也无法享用。那些赃款不过是过眼云烟,最终都会落入他人之手。
鲁迅先生曾言:“自己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扎着意图挣脱以至实行挣脱的。”明朝的公务员们可谓生活在这种境遇下。他们遇到了像朱元璋这样苛刻的老板,即使付出巨大努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工作,也只能过着清贫的生活。他们是可悲的公务员群体中的一员们努力寻找工作中的美但工资实在不足以支撑他们及家人的生活可以说他们是典型的清水衙门工作者一生都为了微薄收入而拼搏生活无疑十分艰难这也使得他们在工作中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大打折扣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和悲剧人物之一这样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沉重的压力和无奈的选择因为他们可能不得不面临随时失业的风险同时他们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极度艰辛无法享受正常的生活水平尽管他们仍然可能努力工作期望改善生活但残酷的现实可能使他们的梦想破灭明朝的公务员们或许从未放弃过抗争然而他们的抗争往往只是徒劳无功最终仍然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压力之下他们只能接受这样的现实继续他们的生活而他们的困境和悲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冷酷无情和不公平的现实境遇下的无奈选择与挣扎让后人深思朱元璋的治国理念与对待公务员的态度同时也让人们思考那个时代的社会制度与文化背景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