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才是潘金莲(为什么《水浒传》里只有潘金莲被
潘金莲:本性难移,何来悔改?
许多人以为潘金莲毒杀武大郎是因为内心的空虚寂寞,或是出于对于武松的报复。这种解读给这个充满人伦悲剧的故事增添了几分浪漫主义的色彩。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施耐庵的笔下,潘金莲的性格特点早已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她酷爱偷情,只要遇到长相不错的男子,都会引发她的欲望。那种认为她因拒绝大户的纠缠而被迫嫁给武大郎,从而本性变坏的观点,显然过于片面。
潘金莲在大户人家做使女,年逾二十却仍未出嫁。这一点便透露出诸多信息。在古代社会,一个女子若到了这个年龄还未嫁人,往往有其特殊的原因。潘金莲之所以一直未嫁,并非因为没有人提亲,而是因为她早已成为大户的禁脔。后来,她因为大户年老色衰而拒绝继续被包养,这才嫁给了武大郎。
潘金莲首次见到武松时,便流露出强烈的欲望。她的内心并非哀怨妇人遇到真爱的情感,而是对武松高大威猛、有力气的身体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想要勾引他。这哪里有一点真爱的样子?分明就是一个色狼对武松的馋涎欲滴。
后来,潘金莲与西门庆在王婆的撮合下,勾搭成奸。武大郎得知后去捉奸,却被西门庆打成重伤。卧病在床后,潘金莲并没有照顾他,甚至不给武大郎水喝。她只恨他不能早点死,早日摆脱他的束缚。武大郎出言威胁,希望能得到照顾,但换来的却是一碗。
潘金莲毒杀武大郎时,甚至怕他喝药太慢,直接强行灌下。她还怕武大郎挣扎喊叫,用被子盖住他的头脸,跳上床骑在他身上折磨他。与其说武大郎是中毒而死,不如说是被潘金莲折磨致死。送走武大郎后,潘金莲在家中随便设个灵牌,便忙着和西门庆取乐。少了武大郎这个障碍,她更是让西门庆整夜留宿。刚杀了丈夫的她,没有半点愧疚之心,甚至在丈夫灵牌前和西门庆偷情。她的行为简直比蛇蝎还要毒辣。
至于说武大郎和潘金莲两人极度不匹配才酿成悲剧的言论,我只想说:别逗了!在宋朝的婚姻制度下,女子是可以主动提出离婚的。潘金莲既然看不上武大郎的矮小丑陋,为什么不同意合离?分明是因为她既想享受武大郎提供的富裕生活和老实肯干的品质,又想过上和其他男人风流快活的日子。
如果一定要给潘金莲找个理由的话,那就是她遇到了西门庆这个有钱有势的花花公子。他的出现暂时满足了潘金莲的所有欲望,所以她毫不犹豫地杀了丈夫武大郎。至于武松和武大郎在阳谷县重逢时提到的武松在清河县的生活状态以及武大郎因此经常吃官司的情况,更加证明了潘金莲的自私和无情。即便面对亲弟弟,她也从未有过悔改之心。她的本性如此难移,何来悔改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