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赐死年羹尧之后 雍正又是怎么对待他的家人的
今天,奇闻奇网的小编带着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来到大家面前,让我们一起走进雍正王朝的重量级人物——年羹尧的世界。
年羹尧,这个名字在雍正王朝中如雷贯耳,早在亲王时期,雍正就已对年羹尧的才华垂涎三尺,为了招揽他,更是迎娶了年羹尧的妹妹。这位才华横溢的人物,在三十岁时便已在四川官至巡抚,他的仕途之路可谓是一帆风顺。在雍正继位后,更是倚重年羹尧,赋予他重任,而他也不负所托,无论是治理四川、击败准葛尔部还是平定青海动乱,都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赢得了赫赫战功。
年羹尧的名字响彻朝野,每当有重大事务或棘手问题,雍正都会与他共商国是。甚至在他推荐官员时,吏部、兵部都会优先考虑,这在当时被誉为“年选”,足以见证年羹尧在朝廷中的地位。
如此受宠的年羹尧为何最终会被赐死呢?
或许是因为受到雍正的过度宠信,加上妹妹是雍正的宠妃,年羹尧开始变得恃宠而骄。他收受贿赂、结党营私的行为逐渐暴露。虽然雍正看在眼里,但只要他不逾越君臣的身份底线,雍正都选择了容忍。年羹尧却变本加厉,不仅在边疆地区傲慢自大,甚至在赴京途中也令其他官员跪拜迎送。这种嚣张行为必然引起大臣们的反感,雍正也开始心生芥蒂。
后来,天空中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祥瑞之兆,百官纷纷朝贺,年羹尧也上贺表称赞雍正帝。但贺表中的字迹潦草,且因疏忽将“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雍正大怒,抓住机会开始打压年羹尧,指责他因军功持无恐、以下犯上,犯了大不敬之罪。从此,年羹尧的地位一落千丈,最终他被调职、革职。失势后,众多官员揭发他的罪行,列出了92条罪状。雍正念及年羹尧的声望,没有公开处决他,而是让他在狱中死去。
那么,年羹尧死后,雍正又是如何处理他的家人呢?
年羹尧的哥哥和父亲并未参与他的罪行。特别是年遐龄,在康熙帝时期就已是一代清官。而哥哥年希尧也始终恪尽职守。他们只是被革职并未受到更严厉的惩罚。雍正甚至重新启用了年希尧。
年羹尧的大儿子年富已经参与了众多朝堂之事,且有自己的想法。为了避免留下隐患,雍正选择了斩首年富。至于年羹尧的其他孩子,年满15岁的被流放,而15岁以下的则幸免于难。他们的子孙后代永世不得为官,只能隐姓埋名生活。
对于年羹尧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俗语再恰当不过。他的一生位极人臣,享受了权力、财富、荣誉和名声,受到了万人的尊敬。他的结局却是悲凉,还牵连了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