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都吃些什么 说乾隆吃的是金山银山都不
今天,风趣网小编带大家走进皇帝的生活,深入了解一下古代帝王们的饮食文化,特别是清朝时期的饮食风尚。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但即使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也不能超越这个天。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饮食文化被我们的老祖宗们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清朝时期。无论是满汉全席的盛大场面,还是皇帝的“千叟宴”,都充分展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那么,皇帝们究竟都吃些什么呢?
以乾隆皇帝为例,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饮食清单是怎样的呢?据记载,在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一日的御厨房的“膳单”中,包含了燕窝肥鸡丝热锅一品、燕窝烧鸭子热锅一品等一系列丰富的菜品。这里的“一品”指的是食物的种类,可以理解为“一种”。
虽然清朝皇帝每餐有48道菜品,看上去很是排场,但实际上吃的并不多。其中一半可能是用来观赏的,而另一半则是皇帝真正享用的美食。但无论哪道菜,皇帝都只能吃三口,这被称为“吃菜不许过三匙”。这种规定颇有些“三碗不过岗”的意味。
为什么皇帝每样菜只能吃三口呢?这是为了确保皇帝的饮食安全。一旦皇帝对某种食物有偏好,可能会引发宫中逢迎和毒害的风险。市面上也可能出现所谓的“皇帝吃了都说好的”美食,这背后可能隐藏着编造的故事。
皇帝的饮食以滋补的肉类和季节性的时令菜为主。以乾隆为例,他的每餐必有鸭肉、鹿肉等,应季时还有蒜茄子、拍黄瓜、炒黄豆芽等。宫廷菜的最大特色是将普通食材做出不一样的味道。而那些珍奇的走兽、龙肝凤胆等,皇帝并不常吃,主要是为了安全考虑。
厨师们会根据皇帝的口味,将这些食材进行增减搭配,制成御膳。他们遵循的标准是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无论是日常进膳还是筵席,皇帝的膳桌上总是搭配得当,冷与热、甜与咸、荤与素、干与鲜、大与小一应俱全。
乾隆皇帝可能是清朝最会吃的皇帝之一。他对于美食的追求可谓到了极致。比如杨贵妃吃荔枝时快马送京,而乾隆则是直接将一整棵树连盆运到北京,一路上浇水,到了再摘下来。这都是有档案文字记载的。
据记载,乾隆的御膳房、御茶房每年的餐饮支出高达4万两白银,这还不算封疆大吏们不时进献的山珍海味和干鲜果品。可以说,乾隆的餐桌简直是一座金山、银山。而这些油水最终都进了为皇帝操持伙食的那些人手中,也就是大大小小的官员。皇帝们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和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