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全盛时期只占据约3%国土 史书上为什么还称其占据半壁江
你真的了解太平天国吗?奇闻奇网小编带你深入了解这段历史。
在1850年,广西的一个小村庄金田村,涌现出一群英勇的起义者,他们是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领导了震撼天下的金田起义。这支起义军迅速崛起,不久便席卷中国南方,其影响力波及全国。1853年,太平天国在占据南京后,进入了全盛时期。
说到太平天国的鼎盛时期,人们可能会想到他们占据了江西、浙江二省以及安徽、江苏南部和湖北东部等地区,总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相比于当时清朝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这似乎只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为何却被称为半壁江山呢?
这其中的原因有两点。太平天国占据的地区,如长江中下游,人口稠密,经济繁荣,是晚清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太平天国的影响力巨大。受其影响,全国各地(主要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纷纷爆发农民起义。这些起义军在名义上都以太平天国为领袖,并接受太平天国的册封,配合其军事行动。
从地图上看,太平天国似乎只占据了一隅之地,但实际上,其所控制的地方都是人口稠密、经济繁荣的繁华地区。当时,江苏和安徽的赋税就占到了清朝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太平军英勇善战,攻占的都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重镇。
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许多反清起义,如安徽河南的起义、广东广西的大成国起义、云南的杜文秀起义、上海的小刀会起义等。这些起义军与太平天国关系密切,许多首领接受太平天国的册封,并与太平军联合作战。在太平天国失败后,许多太平军将士加入了其他起义军,继续抗争。
其中,捻军的声势最为浩大,军队超过二十万人,活跃于多个省份。他们在山东高楼寨设伏,全歼清军精锐蒙古骑兵,并斩杀僧格林沁,震动全国。尽管捻军常年游击作战,没有稳固的根据地,但最终还是被清军歼灭。
小刀会作为天地会的分支,在上海发动反清起义,占领上海县城,并攻克周边多个县城。尽管他们在联合镇压下失败,但他们的行动展示了天地会系农民起义的坚韧不拔。广东广西的大成国起义也是天地会主导的农民起义,他们在广西建立了“大成国”,抵挡了清军的多次进攻。
除此之外,还有红线会起义、杜文秀起义、湖南天地会起义等。这些起义军席卷了十几个省,将东南经济发达地区搅得天翻地覆,让清廷焦头烂额。称太平天国横扫清朝半壁江山并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