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毒死哥哥宋太祖 铁证在于毒药&rdqu
在这个深夜,兄弟俩在密谈之际,周围没有任何侍从,赵光义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完成他的阴谋。如果他决定行动,他甚至有足够的时间逃离回家,仿佛一切未曾发生,为自己的利益等待时机。除了拥有作案的时间,赵光义还有强烈的作案动机。
根据历史记载,赵光义确实有意图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尽管有人坚决反对这一想法,认为应该遵循“子承父业”的传统,但赵光义对此似乎抱有暧昧态度。这种犹豫不决让赵光义终于无法等待,采取了极端的行动。那么,他究竟使用了什么作案工具呢?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有两种主要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毒酒。据文莹和尚的《续湘山野录》记载,赵匡胤在就寝时的异常表现足以表明他可能是被毒死的。历史上有一些事件也似乎指向赵光义是下毒者。比如某一年,“暴病”身亡的某人,有人便猜测是赵光义下毒的结果。如果赵光义想毒死赵匡胤以实现自己的阴谋,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他之前有过类似的“前科”。而且,赵光义身边还有一位重要的帮手——程德玄。他不仅在王府门口等待,似乎还参与了某种阴谋。根据记载,程德玄擅长医术,精通各种药性。我们有理由相信,赵光义毒死赵匡胤的可能就是由程德玄生产和提供的。他之所以深夜不睡觉,跑到晋王府门口等待,可能是为了等待某个“结局”。这个结局很可能就是赵匡胤的死。一旦成功,他将获得巨大的利益;一旦失败,他将面临满门抄斩的大祸。程德玄必须谨慎行事。这种种迹象表明他与赵光义是同谋者。他们之间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关系,荣辱与共。整理清楚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后还原这场案的真实故事应该是这样的:赵匡胤被邀请与赵光义饮酒畅谈之时却被暗中下了最终离世。后来,大赵在欢聚之际逐渐察觉了异样,他敏感地意识到自己的亲弟弟可能要对他不利。这时,他挥舞起手中的斧头,猛烈地敲击地面,试图呼唤周围的“援军”。这一夜的真实情况,远比人们后来所了解的要复杂得多。
尽管上述的种种推测充满确凿的言辞,它们却仅仅是基于观察和推测而已。因为单凭程德玄一人的奇怪表现,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确凿地证明赵光义是幕后黑手。在古代与现代的情境中,若赵光义知道这些揣测,他只会以轻蔑的眼神瞥我们一眼,冷冷地回应“莫须有”。的确,没有任何历史资料能够证明赵光义在案发当时毒死了他的哥哥赵匡胤。我们可以无限接近真相地猜测当晚发生的事件,但却无法为这事件定性。
按照历史学家的观点,就算将赵光义挖出来并对他施加酷刑,他也未必会说出真相。即使他道出真相,我们也未必会相信。因为对于这段历史,中国人似乎早已有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赵匡胤的死与毒酒无关,而是被其弟弟以斧头劈击致死,这一事件被后人称为“斧声烛影”。这种观念不知从何时开始,已经深入人心,成为许多人心中不可动摇的“事实”。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层层迷雾之中,需要我们以更加开放和审慎的态度去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