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导游词(铁肩担道义,热铸忠诚——府衙
千年开封府,历经沧桑,数度易名,但最为世人熟知和认可的,无疑是它作为北宋国都——东京城时期的辉煌。
我对开封府的认知,源自儿时的记忆。那时,我生活在遥远的四川偏僻小乡村,无缘实地参谒开封府。通过那些年代的文化娱乐,我了解了开封府。我曾在镇上的人声鼎沸中,蹭着二公、覃公公的戏票,沉醉于《包青天怒斩陈世美》的戏文,仰望黑面包公的铁肩担道义、热铸忠诚。
如今,虽然镇上当年火爆的戏台早已不复存在,二公、覃公公也已经作古多年,但当时观看戏文时的热闹场景,以及他们论及开封府时的崇敬与向往,仍在记忆中历历在目。二公、覃公公是经历过旧时代的黑暗和战争创伤的,他们渴望政治的清明、社会的进步。在他们的意念里,开封府是神圣的、庄严的,是小老百姓可以论理的地方,是为民担道义的所在。
随着友友户外国庆河套平原游的行程,我终于踏入了开封城,走进了开封府。这不仅是替二公、覃公公了却牵挂,更是替我自己完成了人生的一大愿望。在华夏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开封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八朝古都,开封拥有4100余年建城史和建都史。尤其是东京城,上承汉唐、下启明清,是当时世界第一大都市,声震寰宇。开封府正是北宋京都吏行政、司法的衙署,管理国都及京畿重地,地位显赫。
在开封府,最为后世所熟知的是包龙图打坐开封府的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的故事。现今的开封府以包公故事为主题,再现北宋府衙的庄重与肃穆,威严与敬畏。位于开封府仪门右侧的府尹题名记碑上,记载了137年历史中183任府尹的名字,而包拯的名字最为世人铭记于心。虽然他只任职一年四个月,但名字已被游人触摸出一道深深的凹痕。
开封府正厅的布局最能展示廉洁教育的要义。威严肃穆的大厅内,“正大光明”匾高悬正中,“清正廉明”“勤政为民”左右护卫。冷森森的一字排开的三口铜铡,更是引人瞩目。这是黑面包公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象征,也警示着后世之人的清正之名、廉明之心。
其实,北宋时期的开封府人才辈出,除了包拯,还走出过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等皇帝,以及寇准、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等历史名家。他们的思想光芒曾在开封府闪耀。
在开封府内,清心楼是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这座飞檐翘角、明四暗七的重楼,除了用于各级官员登高视察,还肩负着观察京畿重地火情的重任。站在清心楼顶,可以一览开封府的壮丽景观,感受“富丽天下无”的皇城盛景。
遗憾的是,二公、覃公公走得早了,未能亲眼见识他们心心念念的开封府盛景。而今天的我站在清心楼顶,默默为他们代为观赏这一切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