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雏先生庞统来投孙权后为何弃之不用?

明星美女 2025-08-16 05:26www.alimta.cn娱乐明星网

在《三国演义》这部辉煌的历史长卷中,智谋之士如繁星般闪耀。人们常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这些智者的出场,却各有其时,各有其缘。

当我们谈及凤雏庞统,这位与诸葛亮齐名的大才,他的命运可谓曲折。当他主动投奔孙权时,却遭到了冷遇。为何孙权如此重视他人的外貌呢?这要从汉末魏晋以来的品评人物风气说起。当时,品评人物有两大标准:一是“容止”,即外在形象;二是“精神”,即内在品质。

外在美人人可见,但内在美却需要时间的沉淀与发现。就如诸葛亮,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飘逸如神仙,一眼便让刘备动心。而在东吴,前任大都督周瑜也是风度翩翩,因此被吴人尊称为“美周郎”。可以说,在汉末魏晋时期,官员们的长相至少都是过关的,这几乎成了品评人物、选拔官员的基本原则。

庞统的长相——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注定他不受欢迎。但孙权毕竟是一代英雄,不会因为长相而完全忽视庞统的才华。庞统真正得罪孙权的原因,是他对周瑜的贬低和自我抬高。

当孙权询问庞统的平生所学时,庞统的回答却有些“不必拘执,随机应变”,这让孙权颇为不悦。尤其是当孙权抬出周瑜来问庞统的学问如何时,庞统虽未直接贬低周瑜,但其笑声在孙权耳中却成了嘲讽。孙权因此更加不开心,告诉庞统先下去,以后有机会再找他。

赤壁之战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逆推出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周瑜是这场伟大战役的首席功臣。若无连环计,孙刘联盟难以取得大胜;若无借来的东风,孙刘联军无法取得胜利。这一切的策划与指挥都离不开周瑜在江东的英勇奋战。

那么,鲁肃为何要扭曲事实,夸大庞统的功绩呢?背后的权谋真三国中,凤雏庞统主动投奔,孙权为何坚决不用?这其中有两个可能的设想。

鲁肃出于善意,这位老好人继续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他可能是为了留下庞统,而夸大了庞统的功绩。未曾料到的是,孙权听信后大为震怒,结果适得其反。鲁肃也有深谋远虑的一面。他可能故意夸大庞统的功绩,甚至将其置于周瑜之上,以此激发孙权的强烈不满。如此,鲁肃便可以借机排挤走庞统,自己独揽江东政坛大权。两种观点,截然不同。究竟哪一种更接近真相呢?我更倾向于前者并不成立。作为一位年轻有为的政治家,鲁肃首次见孙权便大胆提出江东版“隆中对”,展现出对江东发展的独到见解和对天下大势的精准把握。他提出的宏伟构想——立足江东、吞并荆州、入川占据蜀地、三分天下进而二分天下——显示了他的卓越政治才能和远大眼光。鲁肃不可能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他深知孙权的性格和行事风格,应该清楚掩盖周瑜的功绩会带来什么后果。我不认为鲁肃会不知情。同时我也不愿意接受后者观点,因为那样的鲁肃显得过于阴险狡诈。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我们不愿接受的事情却时常发生。关于真相究竟如何,或许只能留待后人评说了。

上一篇:世界上8大科学家无法的诡异事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alimta.cn 娱乐明星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电影明星,娱乐节目,帅哥明星,明星排行榜,港台男明星,娱乐明星网,明星绯闻,明星爆乳,明星不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