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敏电影(积极加入政治行列担任香港推选委员会中华全国青年特邀委员会)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的第25个年头,回望过去,无数中华儿女为了香港回归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在那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有一位香港歌手张明敏的故事令人动容。
这位昔日的歌手冒着巨大的风险,在38年前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展现了香港与内地之间的深厚情谊。他坚决拥护祖国统一,用自己的歌声为香港与内地的友谊做出了牺牲。正因为他的直言不讳,他遭受了牵连,事业一度陷入低谷,生活也变得贫困潦倒。
张明敏因演唱《我是中国心》而成名。这首歌背后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在那个时候,中国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让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随着《中英联合声明》的签订,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香港由于长时间受到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一些人对于回归内地产生了抵触情绪。不法分子利用这种心理煽动情绪,企图阻止香港回归。
为了表达对香港的欢迎和两岸一家亲的情怀,文艺晚会成为了最好的桥梁。这是春节联欢晚会首次邀请香港歌手登上舞台,两岸关系在当时异常僵化。张明敏等一批急切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爱国分子,决定用歌声表达对内地人民的思念。他们联合成立了香港青年联合会,并创作了歌曲《我是中国心》。这首歌词由爱国才子黄霑创作,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张明敏因其独特的嗓音和对这首歌曲的热爱而被选中为歌曲演唱者。他的事业之路并不平坦。虽然歌曲在内地大受欢迎,但由于种种原因,张明敏在香港遭到封杀。幸运的是,内地给了他机会举办个人演唱会,这是对他的肯定和支持。为了回馈这份感情,他没有收取任何费用,希望通过演唱会传递“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精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明敏事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他并没有放弃对国家的热爱和支持。当内地举办亚运会时,面临资金困难的困境,张明敏毫不犹豫地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来筹集资金。他走遍了24个城市,举办了多场演唱会筹集资金,为亚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的爱国情怀令人敬佩不已。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无论何时何地何境自己始终是中国人。这种赤子情怀不仅令人感动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前行。他的行动得到了众多内地人民的支持,张明敏的名气也在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
作为备受瞩目的歌手,他成为了春节晚会的常客。在90年代的一次盛会上,他再次被邀请登上舞台,为观众献上了《献出心中诚与爱》和《我们爱这个错》等多首动听的歌曲。
随着名声的扩散,张明敏开始涉足演艺圈,参与电影和电视剧的演出。许多导演都纷纷向他发出邀请,期待他的精彩表现。他的首部电影《笑傲江湖》却只获得了一个短暂的角色,整部剧下来镜头加起来不过两分钟。
一些资深导演在看过他的表现后直言不讳地评价他:“张明敏,你注定演不了戏。”面对这样的评价,他坦然接受并承认自己确实对演戏没有太大感觉。虽然怀揣着演戏的梦想,但现实却迫使他放弃了这个梦想。
张明敏的爱国热情并非凭空而生,而是源于家庭的深深教育。他的母亲深知香港与大陆之间的敏感关系,但依然鼓励他去参加春晚演出,甚至表示即便面临一些风险也在所不惜。是什么让张明敏如此热爱国家、怀有家庭情怀呢?这还要从他的家庭背景说起。
他的父母都是中国人,长期漂泊国外。这种长时间的离家经历让他们的思想始终围绕着回到祖国。从小,张明敏就接受着回到祖国的教育,家中常常播放爱国歌曲来寄托思乡之情。
这样的成长环境让他对唱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小听着国语歌长大,热爱音乐的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唱歌。即使成年后,在工作之余也会自学唱歌技巧。虽然他并非专业歌手,但他的刻苦学习为他未来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名后的张明敏并没有止步于此,他始终渴望接受专业的训练。他诚恳地邀请了戴思聪、宋迟等老师来指导他。这些老师看到他的热情和诚恳,纷纷表示愿意帮助他提升音乐造诣。
他不仅将唱歌作为自己的职业,还尝试经商以改善生活。第一次尝试开歌厅,之后还成立了广告公司和酒廊等生意。虽然他不擅长做生意,但这些尝试让他对商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如今,他已经成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董事长,而唱歌成为了他的副业。
尽管商业事务繁忙,他仍然坚持为爱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2014年,他看到香港年轻人对祖国的感情逐渐淡化,深感担忧。于是,接近60岁的他重新走上乐坛,推出《我的中国梦》这张专辑。他不仅在香港地区推广这首歌,更是将其推广到内地,希望通过音乐唤起人们对祖国的热爱。
当内地提出“爱国者治港”的建议时,张明敏表示坚决支持,并积极向观众阐述自己对这一政策的理解,帮助香港人民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理念,减少两岸之间的隔阂和误解。
他深知唱歌的力量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推动两岸统一,他积极投身政治领域,担任香港推选委员会和中华全国青年特邀委员会等职务,为两岸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行动让人们感动,展现了一位爱国歌手的担当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