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 只因为他得
今天,趣怪网的小编带大家走进历史长河,探寻一段关于权力更迭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在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风华正茂的汉昭帝突然离世,年仅21岁。正值青春年华的他,死亡原因引发了广泛的猜测。有人怀疑这是人为干预的结果,背后的最大嫌疑人是掌握专制朝政的大司马霍光。汉昭帝的英明睿智,颇有其父之风,这让醉心于权力的霍光心生恐惧。他的离世,对霍光而言,似乎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随着汉昭帝的离世,谁来继承帝位成为了汉帝国面临的头号难题。昭帝的异母兄广陵王尚在,部分朝臣建议遵循“兄终弟及”的原则,拥戴刘胥为帝。霍光考虑到刘胥难以控制,以及他的行为荒唐不遵法度,拒绝了这一提议。
接下来,选择从昭帝的晚辈中进行似乎成为了唯一的选择。有朝臣提议择立皇侄刘贺为帝。经过深思熟虑,霍光认为刘贺年纪尚轻、易于掌控,决定拥立他为帝。当年六月初一,刘贺正式登基,史称汉废帝。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刘贺仅仅做了27天的皇帝就被赶下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也是在任时间最短的皇帝。刘贺的短促任期,归根到底是因为他得罪了权臣霍光。他们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使得刘贺失去了继续执政的可能性。
刘贺与霍光反目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点。他试图组建自己的执政团队,意在控制朝廷、削弱霍光的权势。刘贺带在身边的都是他信任的人,登基后赋予他们高位,以此实现控制朝廷的目的。这种明显的企图不能不引起霍光的恐惧和忧虑。
刘贺试图提高生父刘髆的名分,与昭帝做出身份上的切割,以强化自己的地位。按照宗法礼制的规定,刘贺在继承帝位后需要认汉昭帝为皇考,然而他却做出不同的选择。刘贺登基后,亲自制作玺书,派遣使者祭祀刘髆的陵园宗庙,并自称为“嗣子皇帝”,这明显是在向天下宣示他的帝位是继承自刘髆而非昭帝。
第三,刘贺通过频繁的征索来强调自己的权威并考察朝廷的忠诚度。在他担任皇帝的短短27天里,他不停地向各官署颁发诏令、征索物品。这种行为被霍光指责为违反制度。刘贺这样做或许不只是出于贪婪,更大的可能性是在强调自己的权威。
刘贺明显低估了霍光的能量。在夺权过程中他操之过急,加上自身行为荒唐(如召幸昭帝的妃子、在守丧期间嬉笑等),终于让霍光抓住机会将他废黜。同年六月二十七日,霍光以“荒淫无行、乱汉制度”的罪名宣布废黜刘贺。随后他的党羽遭到大肆捕杀。
霍光废黜刘贺后将他驱逐回昌邑国并剥夺了他的王爵。等到霍光去世后、宣帝亲政后刘贺因谨守臣礼被册封为海昏侯。神爵三年(前59年),退位多年的刘贺因病去世年仅33岁。他死后海昏侯国一度被废除直到更晚的时期才得以恢复由他的儿子刘代宗袭爵。
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不仅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在权力的游戏中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棋子而真正的胜利者往往不是最强大的那个而是最懂得运用策略的那个。(注:史料来源于《汉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