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三兄弟都是一家人 他们为何别为三家卖命
今天,奇闻奇网为我们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家族三兄弟的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探寻他们的心路历程。
“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耳熟能详的话语,仿佛触动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诸葛瑾、诸葛亮和诸葛诞,他们虽同出一脉,却分别侍奉魏、蜀、吴三国。诸葛亮的声名显赫,难以望其项背,但他们的选择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诸葛家的三兄弟,他们的命运之路各不相同。诸葛亮的母亲和父亲在他年幼时离世,他跟随叔父诸葛玄到豫章郡生活。在青年时期,他便隐居隆中,专心学问,立志在乱世中寻求出路。刘备的三顾茅庐,让诸葛亮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他成为了蜀汉的丞相,位高权重。
而诸葛瑾,作为诸葛亮的兄长,同样才华横溢。他在少年时期曾游学于洛阳等地,积累了丰富的名声。中年时期,他南下去江东避难,结识了孙权的近亲弘咨。诸葛瑾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游历经历,为自己在士人群体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他被江东势力所吸引,最终选择留在东吴。
至于诸葛诞,他与诸葛亮兄弟虽同族,但成长路径却有所不同。他更多地走了官宦之路,后来为曹魏效力。这与他曾属于同一体系有着不小的关系。
他们选择的主上不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个人的经历和成长环境。因为成长路径不同,他们的价值观存在差别,接触的人也有差别。诸葛三兄弟虽然侍奉不同的国家,但他们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从未断绝。他们之间的亲情和友谊超越了国界的纷争。
诸葛瑾在东吴的角色更像是“门面”,是孙权用来招揽士人的“工具人”。虽然他并不精通军政事务,但他的存在对于东吴和蜀汉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至关重要。他是两国之间的“联络员”,在需要合作时能够迅速搭上线。
各谋生路才是利益最大化。诸葛亮在蜀汉扮演的角色是宰相,是整个政权的二把手;诸葛瑾在东吴扮演的角色是“门面”和“联络员”;诸葛诞在曹魏扮演的角色是武将,是接触曹魏核心权力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在所在的国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自谋求最大的利益。
诸葛三兄弟分侍三国是他们从实际出发作出的较为正确的选择。他们生在乱世,能留下声名已经是他们的成功。他们的选择并不是不可理喻之事,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最佳决策。在三国鼎立的局面被打破后,他们至少有能力保住自己的家族和地位。虽然诸葛诞后来因为指挥失误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但他们的选择和努力已经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