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无心之失竟造就一千古之谜!无人能解
千百年来,史学家司马迁以其卓越的才华,成为了后代人眼中的史学巨擘。他的著作《史记》如同历史的宝典,详细记录了从远古至汉武帝时期长达三千多年的风云变幻。与后来的《汉书》、《三国志》等史书并称为“前四史”,被大文豪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在司马迁撰写这部不朽巨著时,一个不经意的笔误,却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千古谜团,引发了无数纷争至今尚未平息。
《史记》一书结构严谨,包括十二本纪描述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载诸侯勋贵事迹,七十列传叙述人臣名人的生平和业绩,以及十表和八书。全书通篇质朴无华,却又不失深刻,堪称历史编纂的典范。在《史记·列传》中,司马迁记载了一段关于秦始皇身世的神秘故事:吕不韦将已有身孕的赵姬送给秦异人,后来赵姬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为政。这一记载引发了无数关于秦始皇身世的猜测和争议。
司马迁以严谨的态度治学,因此他的观点得到了后代史学家的广泛认可。《后汉书》和著名宰相司马光编纂的史书都支持司马迁的观点。甚至班固直接称秦始皇为吕政。由于司马迁和班固都是史学大师,他们在编写史书前必然经过了深入的考证,因此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子的说法在当时得到了多数权威人士的认可。
随着社会变迁和人们价值观、历史观的演变,这一说法开始受到质疑。有历史学家提出,司马迁的记载可能是对历史的误解或夸大。汤聘尹是第一个对司马迁的记述提出疑问的人。他在自己的著作《史稗》中指出,将秦始皇说成是吕不韦和赵姬的私生子的传闻可能并不可信,而可能是对秦始皇的一种无端污蔑。这一观点立刻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热烈讨论。
支持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子的学者以司马迁的严谨治学态度为论据,认为司马迁不会胡乱编造历史。而支持秦始皇是异人之子的学者则指出,《史记·吕不韦列传》中的记载存在疑点。如果赵姬在嫁给异人之前已经怀孕,那么秦始皇的出生时间就与记载的不符,会引起秦异人的怀疑,而且秦庄襄王不可能将王位传给一个非亲生之子。
为何以及之后的诸多史料都认可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子的说法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说法的目的是为了为先汉取代大秦寻找借口。抹黑秦始皇的功绩,为先汉以武力推翻暴秦、僭越称帝提供理论依据。汤聘尹的质疑虽然给平静的史学界投下了石子,却引起了巨大的波澜。甚至千年后的文学家郭沫若也对这一话题提出质疑,认为关于秦始皇是吕政的谣言可能是为了证明天下本是一族、为自己夺取刘家天下寻找借口。
时隔千年,司马迁的一个笔误竟让秦始皇的身世之谜至今仍未解开。无论秦始皇的身世如何,都无法掩盖他辉煌的历史功绩。或许正是因为他的特殊地位,关于他身世的争论还将继续下去。这一谜团已经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古代历史、历史真相的有趣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