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曾伟权 拍戏40年不温不火一生未婚生命最后与狗相伴
在TVB万千星辉颁奖礼上,胡定欣以一曲《明星》纪念那些逝去的TVB演员们。随着伤感的旋律,大屏幕上的照片展示着一个个离我们而去的明星面孔,其中就包括金牌绿叶曾伟权。
对于很多人来说,曾伟权这个名字或许并不熟悉。然而他在香港演艺圈默默耕耘了近40年,拍摄了超过160部影视作品,塑造的角色形象深入人心。从陈浩民版的《封神榜》中的黄飞虎,到《寻秦记》的魏国大臣信陵君,再到《大唐双龙传》的邪王石之轩,每一个角色都展现出他的演技与才华。
2020年,当《使徒行者3》在内地热播时,人们开始关注到这位老戏骨。然而好景不长,仅仅一个月后,59岁的曾伟权因肺癌离世,这个消息令人震惊。除了他的演艺生涯,他的感情生活也引人注目。他与演员梅小惠有着长达13年的恋情,却一生未婚无子。他热爱宠物,将它们视为家人,在人生最后时刻,陪伴在他身边的是他的爱犬波儿。
回溯曾伟权的人生历程,他出生于香港一个富裕家庭,童年生活安稳幸福。中学时期,他寄宿澳门,虽然思念家乡,但新奇的体验很快冲淡了想家的情绪。和大多数男孩一样,他喜欢运动,同时也对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加入了校话剧社和排球队,凭借努力,带领球队在校际排球赛上取得优异成绩。
曾伟权的人生转折点出现在1981年,他与两位朋友一起报考丽的演艺训练班。意外地,他的两位朋友落选,而他却意外被选中。这让他开始动摇做演员的决心。经过父亲同意,他进入丽的训练班,与何家劲成为同学。经过六个月的学习,他们开始涉足演艺圈。
在亚洲电视时期,曾伟权经历了熬出头的工作狂阶段。身为演员,他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私人时间。工作繁重并不代表收入丰厚,这让他与公司之间产生了摩擦。他选择离开亚视,前往马来西亚发展。后来亚视高层更迭,曾伟权受邀回归。他两次担任主角的机会让他的知名度有了提升。他仍然感到与公司的合作不够顺心,于是再次离开亚视。几年后,他才重返香港,加入TVB继续拍戏。
四处奔波的几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曾伟权事业的发展。在新人辈出的香港演艺圈,年纪渐长的他担任主角的机会越来越少。然而他表示始终是个有抱负的人,但也明白自己的定位。另外一些恋情上的绯闻也影响了他的观众缘。他的感情生活相对简单纯粹。他的第一任女友杨雅洁也是丽的训练班的演员。他们共同度过了许多时光岁月直至今天仍然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曾伟权与杨雅洁,两人同行同梦,共度青涩时光,然而热恋期过后,性格不合的裂痕逐渐显现。入行之后,他们的眼界和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甜蜜的感情也在分歧中逐渐淡化。最终,在拍摄《霍东阁》时,他们决定分手,曾伟权虽然努力放下,但心中的痛楚难以言表。即使分手后,两人因为同在演艺圈中工作而尴尬地重新碰面,最终却也以朋友的身份释然一笑。
单身一段时间后,曾伟权迎来了新的恋情,女友梅小惠虽颜值一般但气质独特。他们因戏结缘,感情稳定却迟迟未能步入婚姻殿堂。曾伟权是个传统的男人,他希望给女友一个稳定的生活,而梅小惠也渴望稳定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曾伟权一直努力工作,但事业上的瓶颈让婚礼一再推迟。然而到了1997年,他们的感情似乎发生了变故,曾伟权因演出而传出绯闻,最终与梅小惠结束了长达13年的感情。对于分手的原因,曾伟权认为是自己的恋情绯闻影响了观众缘。而梅小惠则选择坦然面对,两人虽然有过复合的传闻,但最终都表示一切已经过去。
在曾伟权心中,感情总是牵扯太多东西,于是他选择了单身并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和友情。他与爱狗人士波儿成为好友并共同救助流浪狗。在回顾过去时,他深感对梅小惠的内疚。然而命运的捉弄让曾伟权的人生在晚年遭遇了巨大的打击——他身患肺癌。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波儿和众多好友如郑敬基等都给予了他关怀和帮助。尽管曾伟权最终未能战胜病魔,但他的人生却在他人的关怀与友谊中得到了温暖和安慰。他的人生虽然落幕了但他与梅小惠的纠葛以及他与波儿的友情却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故事。在曾伟权离世之后,梅小惠在接受采访时深情地分享了她对分手的理解。她坦言,在爱情中,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对于她和曾伟权之间的最大遗憾,她表示是未能亲自送他最后一程。曾伟权生前主张一切从简,这也是他的遗愿,因此他们只有尊重他的决定。
曾伟权的人生并没有经历世俗眼中的大红大紫和大富大贵。他未曾拥有过美满的婚姻,也没有儿女绕膝的幸福。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曾伟权其实活出了自己。他一生都在从事着自己热爱的职业,并且在救助流浪狗的公益活动中找到了快乐。尽管他的人生旅途短暂,但他过得充实且快乐。
对于爱情和婚姻,曾伟权并非未曾经历过情感的波折。而婚姻,对他来说,原本就不是他人生规划中的必需品。无论他是否拥有过婚姻,这并不影响他的人生价值和快乐。他的生活已经充实到足以让他自己感到满足和快乐。
曾伟权的人生虽然平凡,但他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不一样的色彩。他的离世让我们感到惋惜,但他留下的精神遗产和他在生活中的付出将永远被我们铭记。梅小惠的坦然和理解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另一面,那就是面对失去时的坦然和接受。这种坦然和接受,也许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