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非法怎么办
近日,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推出了新功能——“显示IP属地”。这一功能由运营商支持,用户在发言和分享时,其所在地会被清晰地显示出来,并且无法自主选择关闭。这一变革让键盘侠们开始谨慎行事,也让那些声称身处海外的账号露出了真实面貌。随着这一功能的上线,一股新的商业浪潮也随之涌起——付费IP代理服务应运而生。
针对这一现象,人民网为我们梳理了关于动态IP代理的违法违规案例,以作警示。
案例一:违规从事动态IP代理服务
在江西省景德镇,网安部门在调查时发现,黄山市、嘉兴市等地区的几家互联网企业在景德镇市和浮梁县等地办理了数百条宽带账号,用于非法提供动态IP代理服务。这些企业未能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被依法给予行政警告并责令整改,其员工也受到相应处罚。
案例二:伪装IP地址从事跨境网络
在安徽凤阳,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跨境网络案。该案中,平台通过伪装IP地址、将服务器设在境外等方式,为团伙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并从中抽成。团伙成员间使用现金交易,并通过专门开发的聊天软件联系,隐蔽性极高。经过深入调查,警方最终锁定了涉案科技公司并展开行动。
案例三:伪造IP地址实施网络诈骗
在浙江湖州吴兴区,一起网络诈骗案震惊了警方。在这起案件中,诈骗团伙利用假IP地址伪装自己的位置,对全国范围内的受害人进行精准诈骗。他们会在兼职App等平台上寻找目标,利用受害人的信任实施诈骗。这起案件的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涉及金额巨大。
案例四:利用秒拨IP池资源非法牟利
云南警方网安部门曾破获一起利用秒拨IP池资源非法牟利的案件。涉案团伙为境外不法分子提供动态IP代理、动态VPS服务,涉案人员众多、涉案金额巨大。警方成功打掉该团伙并抓获多名嫌疑人。警方提醒广大群众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同时呼吁广大网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网络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同时呼吁网络运营者严格遵守网络安全法规要求用户进行认证并不得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技术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让网络成为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