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汉明帝为何要取经求佛像
历经千山万水,六十三岁的先皇因病辞世,继之登位的,便是对佛法尚未有所领悟的汉明帝。某日,他做了一个梦,梦中见到一个头顶金光的奇异人物,环绕宫殿飞翔,最后冲天而起,向西飘去。醒后,他向群臣述说了这个梦境,然而众臣茫然无措,无人知晓那金人身份。
一位博学多才的博士傅毅站出来,娓娓道来:“陛下所梦见的金人,应是来自天竺的佛。据传,释迦牟尼,这位创立佛教的圣人,曾以王子身份舍弃尘世浮华,出家修道。他的学说被弟子们记载下来,编成了经卷,即是我们所说的佛经。”
傅毅的话语激起了汉明帝的好奇心。他派遣官员蔡愔和秦景前往天竺寻求佛经。经过漫长的旅程,他们终于抵达天竺。在那里,他们的到来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两位天竺沙门——摄摩腾和竺法兰,帮助他们了解了佛教的基本教义。于是,蔡愔和秦景邀请他们一同前往中国。
公元67年,蔡愔和秦景带着两位沙门,用白马驮着佛像和佛经,穿越西域,回到了洛阳。尽管汉明帝对佛教一知半解,但他对两位沙门表示了尊敬。第二年,他在洛阳城西依照天竺的风格建造了一座佛寺,那白马也被供养在此,这座寺便是著名的白马寺。
汉明帝及其王公大臣对佛教并不热衷,前往白马寺烧香的人寥寥无几。尽管如此,楚王刘英却对佛教怀有极大的热情,他专门派使者向两位沙门请教。沙门们回报以画像和经文。回到楚国后,刘英在宫中供起佛像,早晚礼拜。
刘英并非真心信佛,而是借此结交方士,用各种迷信手段欺骗人民。不久,有人向汉明帝揭发刘英谋反的证据。汉明帝派人调查后,将刘英贬为平民并流放到丹阳。在那里,刘英自觉罪行严重,最终自杀身亡。
汉明帝随后展开了一场针对与刘英有往来的人的审查。在此过程中,许多无辜的人受到了牵连。幸运的是,一位大臣的劝谏使汉明帝亲自调查此事。他发现了洛阳监狱中无辜受累的人达千余人。最终,他下诏赦免了他们。
尽管汉明帝派人求经取佛像,但他本人更偏爱儒家学说。他还亲自到太学讲授儒家经典,听众竟达十万人之多。在这个时代,佛教与儒家学说交织融合,共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