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过敏应该怎么办
探究皮肤过敏:原因、预防与应对之道
在我们周围,总有那么一些朋友似乎对某种物质或环境特别敏感,引发皮肤过敏。有的人春暖花开时喷嚏不断,有的人酒后全身起疹子,还有的人对某些食物过敏,症状严重如猪头肿胀。过敏现象愈发普遍,且难以根治,反复发作,不仅危害健康,也给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尤其皮肤作为最常见的过敏部位之一,一旦过敏,奇痒难忍,越抓越痒。那么,皮肤过敏究竟是何原因?又该如何应对呢?特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的刘隽华副主任医师为我们解答疑惑。
皮肤过敏的原因与类型
刘隽华副主任医师介绍,皮肤过敏的原因众多,可分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遗传的易感性、自身抗原因等;而外在因素则涉及环境、饮食、接触物、药物等多个方面。不仅如此,临床上的过敏性皮肤病也有多种类型,如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皮肤过敏?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摆脱过敏的困扰呢?以下三招或许能帮到你:
1. 找到过敏原并避开。由于过敏原种类繁多,明确致敏物质是避免过敏的关键。对于饮食因素导致的过敏,可以通过食物记录法等方式找到过敏原,避免食用致敏食物。若无法明确过敏原,建议到医院进行特异性IgE检测。对于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应尽量减少接触,保持生活环境干净。
2. 注重皮肤护理。皮肤屏障的正常是防止过敏的关键。要注意皮肤保湿,使用不含致敏成分的化妆品,用温水洗脸,避免破坏面部皮脂膜。
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心态。亚健康状态的人更容易过敏,因此要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学会舒缓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皮肤一旦过敏怎么办?
对于已经出现的皮肤过敏,轻度过敏患者在找到过敏原并避开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若症状未能缓解,应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药物治疗。皮肤瘙痒时避免搔抓,以免引发更大的问题。最常用的止痒方法是口服抗组胺药物,还可以外用止痒制剂。
若过敏症状严重,影响到生活,且无法找到病因避开,建议长期口服抗过敏药物控制症状。
抗过敏药物知识
最常用的抗过敏药物是抗组胺药,分为一代和二代。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奥洛他定等,嗜睡作用较轻,适合平时需要保持清醒状态的人群。而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等,因为嗜睡作用明显,适合吃感冒药后没有疲乏感的人群,但开车或进行高危作业的患者不宜使用。
皮肤过敏虽然麻烦,但只要我们了解其原因,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并正确处理已出现的过敏症状,就能有效避免其带来的困扰。健康科普排位赛 家庭医生超能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