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因为被骂才灭方孝孺十族的吗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短剧剧本 2025-08-22 04:27www.alimta.cn娱乐明星网

你真的了解朱棣灭方孝孺十族的背后故事吗?今天,奇闻奇网的小编带你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挥军靖难,四年的战火硝烟后,于1402年6月成功夺取天下。随后,朱棣迅速下旨,列出一份奸臣名单,建文朝的重臣几乎无一幸免。对于那些敢于反抗他的人,朱棣毫不留情,展开残酷的屠杀和镇压。黄子澄、练子宁、陈迪等人相继被灭族,无数无辜之人也遭受牵连,或被处死,或被流放。其中,最受折磨的当属当时名儒方孝孺。很多人都知道,朱棣夺得皇位后,曾要求方孝孺为其起草即位诏书。但方孝孺不仅拒绝,还痛斥朱棣。朱棣怒不可遏,对方孝孺施以残酷的惩罚,灭其十族,共有847人遭到杀害。早在朱棣起兵之初,他的谋士姚广孝就曾嘱咐他,南京城破之时,方孝孺必不会投降,此人绝不能杀。朱棣却选择了逆其道而行。这背后究竟有何原因呢?实际上,朱棣诛杀方孝孺及其十族,并非仅仅因为被骂。这一举动其实是朱棣早已布局的一步大棋。方孝孺品性高洁、学识渊博,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对建文帝的忠诚更是无可置疑。对于方孝孺的为人、性格和资历,朱棣的了解比姚广孝更为深刻。他在南京布下了众多眼线,对建文帝身边的重臣了如指掌。作为一位卓越的将领,朱棣深知知己知彼的重要性。如果朱棣真的不想杀方孝孺,他完全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比如避而不见,或者让方孝孺回家养老。但朱棣选择杀掉包括方孝孺在内的建文帝身边的核心人物,尤其是那些曾劝说过削藩的人。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是否有天下读书人的支持,并不是朱棣决定是否要杀方孝孺的关键因素。朱棣自己也清楚,发动靖难的行为并不符合民心。为了给自己树立正统的形象,他必须用一些残酷的手段来镇压反对他的声音。那些读书人一定会批评朱棣的行为,对此朱棣有两种解决办法:以仁德安抚他们,或者用杀戮来警示。既然安抚已经行不通了,朱棣只能选择用杀戮来震慑天下读书人。方孝孺作为读书人的代表,就成了朱棣的必杀之人。榨取他的利用价值后将其杀掉,是为了警示天下人:谁再反对我,就会和方孝孺一样的下场。千万不要以为朱棣是因为被方孝孺激怒才痛下狠手。为了躲避朱允炆的监视,朱棣在北平都能长时间装疯卖傻,难道还忍受不了几句污言秽语吗?实际上,朱棣是一个极为聪明、狡诈、阴险、狠辣、果断的人,他拥有成功帝王的所有素质。而方孝孺则捍卫了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信仰,诠释了古代文人的刚烈和气节。尽管朱棣身上有许多污点,但他的伟大之处并不因此而减损。他五征漠北、编录《》、派七下西洋等壮举造就了不朽的功绩。当这些光芒闪耀千秋时,人们是否会遗忘他对待建文旧臣的杀戮呢?即便不能忘却那也无所谓,因为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朱允炆下落之谜

Copyright © 2019-2025 www.alimta.cn 娱乐明星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电影明星,娱乐节目,帅哥明星,明星排行榜,港台男明星,娱乐明星网,明星绯闻,明星爆乳,明星不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