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黄斑水肿怎么办
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背景下,以及在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加持下,视网膜静脉阻塞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这种疾病实际上是由于视网膜静脉中形成血栓,导致相应的静脉发生阻塞。当视网膜的某一分支静脉遭遇堵塞时,我们称之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而这种阻塞进一步引发的黄斑水肿,是导致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黄斑,作为视觉最为敏锐的区域,一旦受到水肿的侵扰,将直接引起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幸运的是,随着抗VEGF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许多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那么,面对黄斑水肿,我们该如何治疗呢?许多患者咨询关于眼内注射药物的问题,特别是抗VEGF药物。这类药物通常需要每月注射一次,费用相对较高,因此患者常常疑惑其疗效以及需要注射的次数。
实际上,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导致的黄斑水肿,新生血管性生长因子(VEGF)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研究已经证实,清除这种化学物质能够有效阻止病情的进展。抗VEGF药物应运而生,且因其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的确切效果,已成为各国临床指南中的首选治疗药物。由于其在眼内的作用时间大约一个月左右,因此需要每月进行注射。
至于需要注射多少次,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治疗终点。这导致一些患者失去坚持治疗的信心,或者因为一次治疗有效而不再继续接受后续治疗。针对每位患者不同的病程程度,我们提倡个体化治疗方案。我们会建议完成每月一针的前三针治疗。也就是说,在前三个月内,每月进行一次注射,后期则根据随访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治疗。
通过我们的不断讲解,以及术后通过电话或网络平台的定期提醒和回访,许多患者能够较为规范地完成前三针的治疗,并恢复不错的视力。例如,患者刘某因视力下降来我院就诊,诊断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经过三个月的规范治疗,她的视力从0.2恢复到了1.0,并且在后期的随访中,病情保持稳定,未再复发。
另一位患者李某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他的视力急剧下降到0.1,眼底多处缺血。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制定了抗VEGF治疗联合激光治疗的方案。经过三个月的规范治疗,他的视力也成功恢复到1.0。在一年左右的坚持复查中,病情未再有复发。
这两个真实的病例展示了抗VEGF药物治疗黄斑水肿的有效性。面对这一眼科疾病,患者们应该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以期早日恢复清晰的视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