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为人是怎样的?岳飞有着什么样的治军品行?
今天,奇闻奇网的小编带大家领略一下关于人与治军品行的非凡故事。
生活简朴的岳飞,一家人的衣着朴素,妻子有次穿了件绸衣,他便道:“皇后与众王妃在北方过着艰苦的生活,你既然与我,就不要穿这么好的衣服了。”自此,他的妻子李氏便终身不穿绫罗。他的食品也很简单,有次留部将郝晸进餐,碰巧没有荤菜。郝晸送来的酸馅,岳飞尝后,剩下的便作为晚餐。他住的也是茅屋军帐,与士卒同甘共苦。尽管高宗曾欲在杭州为他建豪宅,他却辞谢道:“北虏未灭,臣何以家为?”
岳飞不仅乐善好施,还化私为公,用自己的财产补助。他得到的赏赐,都用来激励和犒劳将士。有一次,他甚至命令部下将家中的全部物品,除了“宣赐金器”外,变卖成交付军匠,制造良弓以供。在战时犒赏时,岳飞对军队的犒赏极为丰厚,但他自己从不取一文,全部分给将士。部将若有贪污赏银的行为,他立即严惩。
岳飞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淡泊名利,刻苦励志,对子女的教育也同样严格。他要求子女每天做完功课后必须下地劳作,除非节日不得饮酒。他勉励儿子们“自立勋劳”,并多次隐瞒儿子的功勋不报。当虔城百姓发生时,他冒险多次为百姓求情,保全了一城的老少。
岳家军的赏罚分明、官兵同心的风格令人钦佩。“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不仅是口号,也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岳家军所到之处,民众无不欢欣鼓舞。岳飞与将士同甘共苦,待人以恩,常与众士卒同食。对于伤病士卒,他亲自抚问;对于牺牲的将士,他厚加抚恤。这样的军队自然是“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除了治军的才华,岳飞的事母至孝也为人称道。母亲生病时,他亲自侍奉汤药;母亲去世时,他赤脚扶棺近千里。他认为如果无法在家中尽孝,又怎能对外忠诚报国?
岳飞还是一位勇冠三军的将领。他能挽弓三百斤,八石,左右开弓。在与敌人作战时,他曾杀敌将黑风大王。面对号称五十万的敌军,他镇定自若,以八百之众大败敌军。
岳飞不仅是武将,更有儒将风范。他的文才自不必说,数十首诗词足以说明。他爱好读书,书法颇佳,时人称赞他的书室中有丰富的学习资料、字体崇尚苏轼的风格。他还爱与士子文人交往,他的交往对象都是高雅之士。
这位寂寞的英豪,满怀壮志却无人赏识。他渴望遇到明君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他的《小重山》虽不如《满江红》那般激情澎湃,却借琴弦诉说着心中的呐喊。岳飞的一生致力于南宋的抗金事业,他在沙场上浴血奋战、赤胆忠心只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