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胶怎么办
模切技术:介绍不干胶加工中的关键一环
在众多的印刷工艺中,不干胶的模切环节尤为关键。这一环节虽然常见,却常常容易被加工企业的技术部门所忽视。模切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使用体验。其中,模切溢胶问题更是让众多标签加工企业倍感困扰。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并分享一些解决方案。
在不干胶的世界里,结构如同三明治:面材、胶水与底纸(带硅油)紧密结合。模切,是对这种结构的精确切割,要求切断面材和胶水而不伤及底纸,同时在刀口断面胶水回流结合之前完成排废。在实际操作中,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并不容易。
模切溢胶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模切过程中的溢胶和模切后的溢胶。我们今天先来谈谈模切过程中的溢胶现象。
模切排废过程中的边缘溢胶与多种因素紧密相关。首先是模切刀的锋利程度,它的状态直接影响着模切的效果。模切压力的调整也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模切垫板材质同样重要,同时还要考虑不干胶材料胶水的软硬度。模切后排废前的纸路设置也是决定因素之一。
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些因素后,会发现它们与以下问题的解决方式息息相关。
1. 模切压力过大时,模切刀痕过深,容易导致标签边缘出现溢胶。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染色法快速检测底纸刀痕的深浅情况,以避免过度挤压造成溢胶。
2. 当模切压力过小或刀不够锋利时,胶膜可能未被完全切断,排废时容易出现拉胶丝,导致标签边缘溢胶。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适当加大模切压力,确保胶膜切断;使用更锋利、刀角更小的模切刀;采用特氟龙防粘涂层的刀模进行模切;采用斜向起废排废法或剥离板起废排废法,以缓解刀口拉胶丝的情况。
3. 模切底板的选择同样重要。底板的平整度、厚度均匀性以及硬度直接影响着模切效果。如果底板过软,可能导致模切失压,使胶水在刀口两侧堆积产生溢胶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采用厚度均匀、硬度合适的聚酯片材作为模切底板。
4. 在MD方向,有时会出现单边溢胶的情况。这通常是由于模切后排废前的纸路过长,经过多次啮合轮的挤压导致胶水回流。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缩短纸路,减少啮合压轮对模切刀口胶水的挤压。如无法调整,可在排废前使用溶剂渗透溶断刀缝胶水的方法,避免排废拉胶丝。
模切是不干胶加工中的关键环节。通过深入探讨并解决模切溢胶问题,我们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体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