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极一时的大唐为何却被吐蕃纠缠了那么久呢?
在唐朝盛世的辉煌时期,其宏伟的领土、深远的影响力以及博大包容的文化,无一不使其成为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存在。这一切的背后,无疑是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支撑。
在那个时代,鲜有能和大唐抗衡的力量。对于厥的威胁,唐朝彻底消除了其对中原的隐患,厥首领被唐军生擒送往长安。面对吐谷浑,年过六十的老将依然带兵西征,最终迫使吐谷浑国王自尽,其全国投降唐军。唐朝的辉煌战功,在一系列战役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即便唐朝纵横天下,仍有一个对手令其头疼不已,甚至多次受挫,还曾被夺去了西域——那就是吐蕃。
与唐朝立国的同一时期,吐蕃在青藏高原建立起了第一个统一政权。在极端环境下,吐蕃展现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这令唐朝始料未及。
唐初之际,唐朝正处于上升阶段,军事实力强大。当时的吐蕃立国不久,处于草创阶段。为了谋求发展空间,它曾通过和平手段与唐朝交流,松赞干布求婚和进藏事件便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事件。松赞干布在位期间,唐朝与吐蕃关系相对和谐。
唐太宗与松赞干布去世后,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吐蕃国相大力推行扩张政策,攻灭了吐谷浑,并试图染指西域。双方最终爆发了战争。唐朝派出了曾在平辽东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而吐蕃则派出了名将论钦陵。论钦陵凭借出色的指挥和四十万优势兵力,使唐军溃败。吐蕃吞并了吐谷浑的全部领土,对河陇地区及西域地区形成了直接威胁。
吐蕃的扩张势头正盛,论钦陵趁势入侵西域,攻下了安西都护府治下的安西四镇。唐朝始终未能夺回这些镇子的统治权,两次试图夺回都遭到了论钦陵的挫败。直到武则天派出的大军才成功收复安西四镇。
此后,吐蕃内部爆发矛盾,论钦陵被击败后自杀,其他禄东赞家族的成员向唐朝投降。唐朝这才在之后的时间里保持了对吐蕃的优势地位。
在统治前期,双方在大小勃律也有大规模战斗。到了唐玄宗晚年,因为地方官员的失误,唐朝在与南诏的战争中陷入困境,损失惨重。安史之乱爆发后,为镇压叛乱,唐朝的精兵被调回中原,边防实力迅速下降,吐蕃趁虚而入,夺取了唐朝的河陇与西域。
平定安史之乱后,来自吐蕃的威胁日益增大。唐朝开始大量抽调内地的军队到边境防备吐蕃进攻。这样的策略客观上导致了内地的藩镇势力壮大,节度使拥兵自重。
之后的几十年里,尽管唐朝在局部作战中取得胜利,但总体主动权依然在吐蕃手中。唐朝一直采取被动防御以图反击的战略。一直到晚唐时期,唐朝与吐蕃的实力都已衰弱。唐朝开始联合周边政权对抗吐蕃,最终在一系列战争中削弱了吐蕃的实力。西域人民在张义潮的领导下组建军队,一路从西域打向内地,最终打通了回归故国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