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讨伐商纣的时候有多少人马?周武王是如何

短剧剧本 2025-08-18 05:59www.alimta.cn娱乐明星网

今天,趣怪网的小编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武王讨伐商纣之时的人马规模。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壮丽的战争场面和复杂的权力斗争呢?让我们一同揭晓。

武王讨伐商纣时,到底有多少人马呢?据史书记载,当时有战车三百乘、三千人,以及步兵五万之众。听起来似乎兵力有限,商纣王虽然日渐衰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仅靠这点兵力能否成功灭商呢?

事实上,当时的商纣王已然陷入了颓势,虽然兵多将广,但大部分军队已不听从他的调遣。武王的精锐部队得以突破商军的防线。即便成功灭商,商朝余党仍各自为政,实力不容小觑。仅靠武王的军事力量,根本无法完全控制纣王的旧部。

这一问题并非无中生有。商纣王之子武庚在商朝覆灭后不久便发动大规模叛乱,周公东征平叛的军事行动便是明证。面对这一棘手问题,周人迅速制定了策略:分而治之,互相牵制。

一方面,周人将商朝那些具有军事实力的大族迁徙至远离故土之地,削弱其实力并严密监控。另一方面,周人实行论功行赏,封赏有功之臣及非殷商遗族的异姓功臣,让他们在自己的领土上成为诸侯王。这样一来,各自为政的局面避免了势力过大,还能互相牵制、互相监视。

那么,当时究竟封了多少诸侯呢?有史料记载封了70多个诸侯国,其中姬姓诸侯占大多数,有50多个。而一些学者经过详细考证后认为,当时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竟多达200多个。如此多的诸侯国如何管理、交接?如何确保他们无条件接受中央的管辖?

针对这些问题,周人再次发挥智慧。他们确立了严格的王位继承制度: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王爵之位。具体实施为:周朝的王位只能由天子的嫡长子继承,其他儿子则至各自的封地成为诸侯王。这一制度确保了政权交接的清晰明确。

新的问题随之出现。这种论资排辈的制度导致即使只要他是嫡长子就能继承大位,而其他儿子再出色也只能望眼欲穿。这种弊端催生了谋逆等乱子的发生。

以晋国的叛乱为例。公元前746年,晋昭侯即位初年,他将富庶的曲沃地区封给了自己的叔父桓叔。曲沃是晋国的咽喉所在,富得流油,是当时的主要商业和军事重镇。晋昭侯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自己年轻且管理经验不足,难以服众;加之与邻国交恶,他选择让桓叔管理曲沃以避开麻烦。

桓叔野心勃勃,安顿下来后便紧锣密鼓地计划篡位夺权。他暗杀了晋王,但在都城的贵族拥立下,昭侯之子平继位。不久之后,桓叔的儿子庄伯进攻晋都城翼城并杀死了新君平。此后,晋国经历了多次政权更替和争斗。最终,一位名叫武公的聪明人为求成功,不惜重金贿赂当时的周天子。他利用军事实力和天子势力终于实现了梦想成为晋国国君的过程可谓曲折复杂令人深思。

Copyright © 2019-2025 www.alimta.cn 娱乐明星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电影明星,娱乐节目,帅哥明星,明星排行榜,港台男明星,娱乐明星网,明星绯闻,明星爆乳,明星不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