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酒的19则冷知识:喝酒比抽烟危害更大!
关于酒,其历史记载最早可追溯至殷商的甲骨文,据传酿酒始祖杜康为夏朝国君。我国最早的酿酒规章,可源于周代的《礼记·月令》。
酒,融入了中国文化的血脉,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白酒,其主要成分为乙醇,同时含有微量杂醇和酯类物质。它的浓度,通常在60度以下,而在医用酒精中,其纯度被提纯至75%以上。
小酒馆,早在春秋战国已成为一种行业,那时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便是小酒馆的网红人物。最早的卖酒广告,出现在韩非子的《宋人酤酒》中,高高飘扬的酒旗,吸引着过往的民众。古时人们所饮之酒,多为古法低温发酵的黄酒,酒精度数较低。
提及危险的酒局,当数秦末的鸿门宴。这场宴饮的双方是项羽和刘邦,而其中的暗涌汹涌,使得这场宴饮成为历史中的一笔。
在酒的文化中,“祭酒”一职颇为特殊。此官职非酒徒所能担任,或为主持祭祀,或博学鸿儒,或参赞军机,或主管教育等,多为德高望重之士。
东晋永和九年的兰亭雅集,是最快意的酒会。曲水流觞,以酒为媒,《兰亭序》因此成为“天下第一行书”,书圣王羲之由此名扬千古。
说到爱喝酒的文人,当属唐诗人李白。他斗酒诗百篇,诗中出现酒字的诗歌多达170首。他的酒量惊人,据称一生喝了50吨酒。
赐酒,是古代皇帝的一种常见手段。这酒里蕴含着权力与命令,喝了便意味着接受君命。相比之下,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显得温情许多。
白酒的度数,是区分其种类的一个重要标准。高度白酒常在41度以上,低度白酒则在38度以下。其实,白酒度数的高低与质量无关。在降低酒精度时,为保证其风味,低度白酒的技术难度远超高度酒。常说的“啤酒肚”,其实与喝高度酒有关,与啤酒没有多少联系。
市场上的白酒,大致分为两种:固态发酵的纯粮酿造和液态发酵的酒精勾兑。纯粮酒和酒精酒并不是决定喝酒是否上头的唯一标准。例如,俄罗斯的伏特加虽是酒精酒,却有其独特风味。
古人喝酒时,常用酒令、酒筹及乐曲等来助兴,颇有意趣。如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所描述的酒宴情景,远比现时的劝酒词要文雅得多。
“灯红酒绿”中的白酒为何是绿色呢?据《本草纲目》记载,早期的酿酒工艺不成熟,酒面泡沫呈绿色,称为“绿蚁”。如唐代白居易在《问刘十九》中所提到的绿蚁新醅酒。
人们常说,白酒存放得越久味道就越香。其实并非如此。酒精易挥发,受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白酒会发生水解反应。真正的“陈年酒”是指密封在酒桶中酿造存放的酒。
即使你是滴酒不沾的人,每百毫升血液中也会含有微量的酒精。这是因为人类的消化系统具有发酵功能。胖子相对于瘦人更容易醉,因为瘦人的肌肉含水量高,身体吸收酒精更快,从而减少对大脑的影响。提高酒量的方法,或许就是将脂肪转化为肌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