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极一时的契丹族最后是怎么消失的?
崇尚狼性文化的契丹族,最初只是一个实力弱小的部落。在初期,他们开始迅速壮大,然而到了李世民执政时期,随着契丹族的逐渐崛起,大唐开始对其施以压力,随之引发了一系列的历史变革。历经五代末年的统一与融合,契丹族才真正实现了大一统。
金灭辽之后,大辽皇室分裂成耶律留哥、耶律乞奴等,并先后建立了东辽和后辽。随着蒙古人的到来,契丹族后裔的势力逐渐衰落。他们的家园被蒙古人占领,契丹政权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此后,契丹后裔开始了漫长的迁徙之旅,他们离开世代定居的北方,迁徙至中国各地、朝鲜境内、中亚和西亚地区。
耶律大石曾试图整合契丹族残余势力,恢复昔日辉煌。他的计划尚未实施就遭到了蒙古人的打击,契丹族最强大的残余势力最终融入了蒙古。契丹人大多融入了中原或与蒙古人混居。单纯意义上的契丹族后裔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据历史学家考证,东北地区和云南地区都有契丹的后裔。他们与汉人、蒙古人共同繁衍,大多自称是契丹后人。灭亡后,契丹族这个称谓虽然消失,但血脉纯正的契丹族后裔依然存在于历史文献中。现代研究发现,与血脉纯正的契丹族最为接近的是云南地区的阿、莽、蒋三姓家族。
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因其本身凝聚力不高,多是以松散的部落形式生存。许多游牧民族混杂在一起,很难区分彼此。从血统上看,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血统几乎相同。契丹后裔在元朝灭亡后,逐渐消融于其他民族中。如今最大的契丹族后裔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其他民族相似,兼容性极高。
因为对灭掉辽国的金国人怀有深深的仇视,许多契丹族后裔选择了融入蒙古或汉族。融入金国的人则相对较少。如今在中亚各国,尤其是哈萨克斯坦,有许多姓耶律的蒙古人,他们是契丹皇族的后裔。在西辽灭亡后,大部分耶律皇族后裔融入了中亚各国。而契丹族的文化传承依然继续存在。
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有两个民族是由契丹族后裔演变而来。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是满族人,其家族姓氏是舒穆。舒穆禄氏便是源于契丹的姓氏之一。金灭辽后,满族吸纳了石抹氏的后裔萧氏族人。而更多的契丹族后裔则在辽国灭亡时融入其他民族中。经过几代人的繁衍和发展,这些后裔往往不知道自己祖先的身份。如今,散落在各地的契丹族后裔与汉族、蒙古族等民族融合共生。一部分后裔迁居中亚各国中,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传统之中;而在云南地区也有一部分人自称是本族人后代——他们都是古老的契丹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丰富遗产和痕迹。古老的契丹文化虽然早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但其影响深远地融入了各个民族的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