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史奇闻汉景帝立储为何不看儿子看美人
汉景帝继位后,选定继承人为“美人”之子。在此之前,太子之母因傲慢骄纵被废。汉景帝元年七月初七,王娡在长安猗兰殿产下一子,被册封为“美人”。
小薄氏是汉景帝的第一任皇后,但未育有子女。栗姬为其生子后,意图取代太子地位,不断在宫廷中制造风波。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景帝对包办婚姻的不满和对小薄氏的冷淡日益加深。尽管小薄氏性格隐忍退让,但在老薄氏去世后,她依然无法改变处境。公元前一五五年三月,景帝刘启将栗姬所生的庶长子刘荣立为皇太子。
随着刘荣成为皇太子,栗姬看到了成为天下第一贵妇人的希望。小薄氏虽然得到了婆母窦太后的照顾保护,但依然面临着皇后的地位不稳的危机。景帝虽然儿子众多,但王娡所生的儿子刘彻毕竟是他称帝后的第一个儿子,其母又以“贤良淑德”著称。景帝对王娡册封“美人”,地位仅次于皇后。
王娡在这场后宫争斗中聪明地选择了观望,暗中积蓄力量。她并没有直接与栗姬对抗,而是广结善缘,尤其是对丈夫的笼络,塑造自己恭俭贤德的形象。在老薄太后去世四年后,即景帝六年秋九月,徒有虚名的皇后小薄氏被刘启废掉。后宫中的女人都紧盯着皇后宝座,而王娡却静待时机。
最终,王娡与馆陶长公主联手成功夺取了皇后的地位。这一切得益于栗姬的目中无人和骄纵脾气。汉景帝的姐姐刘嫖希望将女儿许配给栗姬所生的刘荣太子,却遭到拒绝。馆陶长公主因此怨恨栗姬,转而寻求王娡的帮助。王娡善解人意,广结人缘,赢得了馆陶公主的支持。经过一系列策略性的操作,王娡成功登上了皇后的宝座。这一切的背后,反映了后宫中的争斗、权力、野心和亲情之间的复杂纠葛。长公主之仁,母子惭愧之至!
馆陶公主的一番话,如针尖般精准地刺入王娡母子心中。她们虽被长公主包容接纳,内心却深感惭愧。公主对王娡说:“我的女婿,他必将成为未来的皇帝,夺嫡之路,非胜不可!”馆陶公主的态度坚决,她的心思已经明确表达。
栗姬的政事干涉,让汉景帝刘启深感忧虑。为了维护皇室的稳定,避免历史重演,刘启决心采取行动。他毫不犹豫地下了圣旨,废除了太子刘荣的地位。随即,他选择了排行虽靠后、年纪尚幼但聪明过人的刘彻作为新的太子人选。这一决定让王娡母子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刘彻能够顺利接任太子,王娡必须提前成为皇后。只有这样,刘彻才能以嫡子的身份理所当然地成为皇太子。
景帝七年的一个春日,乙巳日的早晨,王娡的梦想终于成真。她被册封为大汉的皇后,空缺大半年的皇后宝座迎来了新的主人。仅仅十二天后,四月丁巳日,王娡的宝贝儿子刘彻被宣布成为景帝的第二任太子。他的成长之路虽然曲折,但终究在九年后顺利继承了父亲的皇位。这段历史见证了一位母亲的智慧与勇气,也见证了一个帝国未来的希望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