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为什么和金国联合讨伐辽国 宋朝是怎么想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金、辽两国的纷争一直是硝烟弥漫,战火连天。而此时的宋朝,亦在这场大国博弈中寻求生存之道。今天,趣怪网的小编带大家走进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探寻历史的真相。
在金军占领辽国五分之二领土的当下,大宋眼见金国势力日渐壮大,心生惧意的同时亦怀野心,意图联合金国一同消灭那结盟一百多年的兄弟之国辽国。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宋徽宗决定派使者与金国接洽。于是,在公元1118年,马政带领百余将士及精通外国语的外交官呼延庆出使金国。呼延庆乃名将呼延赞的后代,他的身上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他们刚到金国,就被金人捆绑起来,准备掠夺财物后将其杀害。
经过呼延庆的身份与来意的反复表明后,他们才被带到金国首领阿骨打面前。随后,马政表达了与金国结盟共同伐辽的意向。阿骨打对此自然乐意,因女真人士少地狭,有人助其攻打辽国,自然欢喜。于是,金国也派出使者带着厚礼前往大宋以示诚意。
这次谈判在双方之间展开,宋徽宗十分重视此次联姻,派出朝廷重臣赵有开作为正式使者前往金国签约。就在赵有开准备出发之际,他突然病重身亡。开封方面收到来自辽国的密报,辽国已和金国和解,完颜阿骨打还被辽国封赏为东怀国国王。这一消息令宋徽宗大为沮丧,他疑惑不解,为何金国出尔反尔?呼延庆被扣留在金国半年之久,两国间的信任危机愈演愈烈。
呼延庆凭借顽强的求生欲和出色的外交手段成功盘活了这一死局。他向金国解释误会并向完颜阿骨打表达结盟诚意。阿骨打也明确表示他需要盟友共同对抗辽国,但大宋的诏书使他感到被羞辱。因此呼延庆迅速将阿骨打的口信带回大宋。经过一系列外交努力与谈判妥协,宋徽宗决定再次派使者马植前往金国签约。
公元1120年,马植以的名义再次出使金国。此时的金国正在全力攻打辽国,金军所向披靡。当马植追上阿骨打的军队时目睹了金军攻下辽国的上京城之壮举震惊不已。此时的马植已经明白无法阻止金国的崛起开始考虑如何与金国和平共处然而他也明白想要和平只能做出让步与妥协接受燕云十六州的一部分也就是燕京及其所管辖的州城以示诚意尽管这样的妥协对于大宋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但马植仍然尽力争取到了部分领土的回归并付出了每年五十万给金国的代价达成了历史上的海上之盟盟约然而这一盟约的签订并没有得到宋朝朝廷的认可他们立即拟定了一份正式国书试图重新谈判希望获得更多的领土但最终未能如愿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接受这一现实尽管只夺回六洲但也算是对抗金国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对自己功业的弥补吧这一历史事件揭示了当时复杂的外交格局与地缘政治利益背后隐藏着各国的复杂心态与战略意图共同塑造了历史的进程而我们今天回望这段历史更应铭记历史铭记民族曾经的荣辱兴衰与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