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界限 阿那亚戏剧节让戏剧走进生活
阿那亚戏剧节:梦想的舞台,共鸣的艺术盛宴
阿那亚戏剧节,一个令人陶醉的艺术盛宴,一个梦想的舞台。在这广阔的天地之间,戏剧与艺术相拥,情感与想象共舞,共同诠释着艺术的魅力与力量。
首届阿那亚戏剧节圆满落幕,历时11天,带给观众一场前所未有的艺术之旅。以“戏剧艺术、跨界艺术、生活艺术、公共艺术”四大单元呈现,通过多维、立体的戏剧形式,诠释了“彼岸和诱惑”的主题。
在这片戏剧的海洋中,15座“戏剧房子”成为人与戏剧互动的媒介,12个独具审美意义的剧场空间为参与者创造了独特的体验。25部剧目、71场次演出,打破了人们对戏剧的固有认知,让人们重新感受到艺术的力量。这场艺术集会,汇集了国内近千位艺术家和超过20万人次的艺术爱好者,共同分享着戏剧的与豁达。
阿那亚戏剧节的艺术总监孟京辉表示:“戏剧不是海洋中的孤岛,而是海水、是风、是友谊和爱情。”这不仅是对戏剧节的解读,更是对阿那亚这座海滨社区的创立初衷的描绘。这里不仅是碧海清风的家园,更是情感萌发的园圃,是精神链接、诗意生活的栖居之地。
在这个特殊的舞台上,寻求“特别”的共鸣成为了一种期待。任何艺术形式都难以兼顾“普世”,戏剧亦是如此。阿那亚戏剧节为了展现戏剧的无穷魅力和无限可能性,特邀了25部风格独特、形式新颖、主题广泛的剧目上演。这些剧目通过不同的系列展现了充满生命力的多重戏剧生态。
孟京辉携全球首演剧目《伤心咖啡馆之歌》在阿那亚上演了一场海天大幕的布景和潮水拍岸的音效。这部作品改编自美国天才女作家的同名著作,以海为幕讲述了一段诡秘的爱情故事。首演当晚,观众们共同见证了这一出孤独奇观的震撼演出。
陈明昊的《海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是一部将阿那亚的海风运用得淋漓尽致的作品。在凌晨3点的海边,观众穿过黑暗的海滩通道,进入海边剧场,感受陈明昊摒弃人为制景后所展现的纯粹的自然舞台。这部作品把爱情史诗彻底融入大自然之中,展现了爱情的荒诞和荒芜主义的哲思。
这两部作品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将遥远的故事通过戏剧艺术的表现张力与观众产生链接。无论是沉浸式的体验情感线索还是跳脱出舞台表现“俯视”故事的脉络,观众都能在戏剧中体悟生活的片段、发现共鸣的瞬间。这样的体验让观众们在艺术的熏陶下获得了新的感悟和启发同时也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连接。这是阿那亚戏剧节带给观众的一份宝贵礼物也是它作为一个艺术盛宴的独特魅力所在。戏剧艺术:源于生活,超越生活,引发共鸣
戏剧艺术并非生活的表面摹本,而是对生活底蕴的深刻揭示和审美表现。它来自生活,却又超越生活,凝聚着创作者和演绎者的思想情感,发挥情感导向的作用。戏剧的意义在于整合人际关系,艺术引发的共鸣能够摒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差异,让人们共同分享喜悦,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阿那亚戏剧节上,戏剧被赋予了更多的生活气息和生命力。
在阿那亚戏剧节上,“候鸟300”作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将戏剧真正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贯穿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是一场艺术集体生成的过程,也是一场社会实验。艺术家们在多元文化的共生中打破生活角色,在“演出”中戏剧与生活的边界。涉及人类异化、性别议题、亲子关系等多种主题,涵盖多种表现形式,从本源认知、规则认同、选择认可等多维度,颠覆艺术认知。“候鸟场地”的区域设置也将冲突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通过沙城和湿地公园的对比,创造出一种奇妙的体验。艺术家们在创造中寻找新的可能,观众们在体验中感受到这种突破疆界的冲击力。
除了“候鸟300”,阿那亚戏剧节还致力于推动跨界艺术的融合。在多媒体艺术作品《潮》中,区域性标志建筑阿那亚礼堂通过音乐、光影的多元赋能,增加了自然的灵动和童趣的烂漫。这样的跨界艺术语言使公共空间成为艺术表现的载体,也代表着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方式的融合。阿那亚戏剧节还通过海边对谈、海边巡游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召集戏剧思维碰撞交锋的聚会,为戏剧走进生活搭建更多的路径。这些活动充分利用人们的趋同性、聚集性,调动人们交流、互鉴的兴趣,激发集体能量助力戏剧狂欢。
在阿那亚戏剧节上,情境被充分地调动和延展。从建筑、沙滩到海洋,每一个场景都成为艺术的舞台。人们突破桎梏的“实验室”,在更充分的不设限情境中发掘戏剧的艺术感染力。在仪式感的召唤下,唤醒生活边角中的情感共鸣。从分散的场景到庞大的情境,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理念清晰的阿那亚社区,它营造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通过丰富的艺术生活链接起一群有着共同爱好的人。这个社区能够满足人们在物质、情感、精神三个维度的需求,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解决方案。
戏剧艺术是源于生活、超越生活的审美表现。在阿那亚戏剧节中,艺术家们通过多种形式打破生活角色、融合多元文化、调动情境氛围,让观众们在体验中感受到戏剧的艺术感染力。这个节日不仅是一个艺术的盛会,更是一个生活的解决方案,满足了人们在物质、情感、精神三个维度的需求。阿那亚创始人马寅深信,随着人们物质需求的满足,未来的生活将趋向艺术化与审美化。在此背景下,阿那亚社区从人的情感需求出发,借助各种艺术形式的共鸣,成功构建了一个稳定的圈层人群集合。其中,戏剧发挥了引领和破局的作用。
马寅在回忆中曾提到,一开始他们尝试了多种文化、艺术形式,虽然大家都非常喜欢,但参与度不高。在2014年底,阿那亚的业主们组建了一个话剧社,引发了巨大的反响。最初只是十几位业主因为兴趣加入,排练经典话剧《八个女人》作为日常消遣。但这次偶然的尝试在公演时获得了热烈的反响,这成为了阿那亚戏剧节的雏形。从那时起,每年底都会举办一部由专业导演编排、业主参演的戏剧公演。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阿那亚的业主们共公演了十一部风格各异的戏剧作品,共有30场演出,超过200位邻居登上了舞台。
能够保持如此高频的持续性和凝聚力,关键在于阿那亚社区链接的五个步骤:梦想、认同、参与、分享、归属。戏剧作为一种结合个人表现和集体创作的过程,能够在提供个人满足感和体验感的需要高度的相互配合与沟通。它成为了最能体现社区链接需求的形式。
首届阿那亚戏剧节虽然已经落幕,但阿那亚在艺术与生命、戏剧与生活的之路仍在继续。正如王尔德所说,“生活这件事在这世界上简直是少有。”在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的当下,寻求具有仪式感的生活坐标成为了越来越清晰的群体性趋势。有共鸣、认同和归属的社区文化为圈层营造奠定了基础。阿那亚戏剧节不仅是一个戏剧盛会,更是一个让戏剧走进生活的圈层聚会。阿那亚所营造的,是生活的本身。
阿那亚戏剧节采用最多元、当代、包容、广袤的语汇和形式,打破艺术的边界,汇聚成独一无二的艺术海洋。面对大海与天空,戏剧拥抱日出晚霞,随浪涛翻滚!数百位戏剧人和来自文学、音乐、舞蹈、建筑等各个领域的艺术家共同创造了一个属于海边的艺术文化盛宴。艺术像一艘艘帆船和一座座“灯塔”,在生活的海洋中翻越壮阔波澜,照亮精神“孤岛”。我们期待着明年6月的海边再次与阿那亚戏剧节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