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士质疑好声音 是后期修饰出来的
本周,《中国好声音》节目热度持续走高。那英团队尚未播出的考核片段便在网络上引发关注。一向豪爽直率的那英,在微博上怒斥浙江卫视疑似内部泄密行为,引发网友热议。她的这一举动被许多网友解读为“性情所致”,但也有知情人士透露,这背后或许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
随着《中国好声音》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其势头大有赶超《超级女声》之势。学员们的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评委们更是备受瞩目。那英的炮轰无疑让她成为最火的评委之一,连其儿子的萌照也成为网站热搜的焦点。据知情人士透露,那英与节目组的炒作手法巧妙,一方面严防泄密,一方面又自我放料。虽然为了避免剧情提前曝光,《中国好声音》栏目组决定采取清场措施,但实际操作中难度极大,因为录制现场往往观众众多,大多为粉丝,清场可能会影响录制效果。
除了炒作争议,近日还有著名青年作家张一一对节目名称提出质疑。他在微博上表示,《中国好声音》使用“中国”命名有“误导消费者”之嫌。他认为,连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都被迫改名,那么其他节目更应谨慎使用“国”字头。张一一认为,该节目名称及其传播用语可能违反了相关法规,浙江卫视应尽快更改栏目名称,并向公众及受不公平待遇的歌手道歉。
乐华娱乐音乐总监朱迪也对该节目表达了看法。他告诉记者,选手们确实才华横溢,但节目采用录播形式,对歌声有修饰效果。他还指出,节目中一些选手过于追求个性,风格过于细化,有的甚至是为了怪异而怪异。尽管这些选手仍受到不少观众喜爱,但新鲜感过后,认知度可能会下降。
《中国好声音》节目在受到广泛关注的也伴随着各种争议和质疑。无论是炒作、节目名称还是录播形式,都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也反映出观众对于音乐节目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