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赵奢是秦国最恐惧的名将?
深探历史迷雾:赵国何以令秦国恐惧?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一些国家因为某些特定的原因而崛起,成为其他大国的噩梦。战国中后期,赵国便是这样的存在。
随着“五国攻齐”和秦楚之争的落幕,秦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然形成。就在秦昭襄王准备大举东出之际,赵国悄然崛起。曾经的赵国在战争中夺取了齐国的大量土地城池,实力骤然膨胀。虽然此后齐国复国,但对赵国的强大军事实力心生恐惧,不敢要求其归还领土。
当时的赵国执政的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虽然他没有父亲的雄才大略,但在用人方面却有一手。赵国的朝堂上聚集了众多文臣武将,其中不乏才华横溢的人才。而赵国更以其独特的人才吸引策略,成功吸引到了齐国第一名将。这使得赵国的人才储备堪称丰富,实力不容小觑。
秦昭襄王敏锐地意识到赵国的崛起将是秦国的死敌。他深知先下手为强的道理,于是在渑池会盟后,就准备对赵国进行一次试探性进攻。公元前269年,秦昭襄王以赵国不履行交换城邑的协议为由,派秦军悍将胡阳率军攻打赵国的阏与城。胡阳率领的秦军并非泛泛之辈,他们一到阏与便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赵国将放弃阏与时,一位名叫赵奢的将领站了出来。他虽只是个普通将领,却对战争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分析了阏与的地形,认为只要稍加利用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导。他主张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以震慑秦国。赵惠文王被他的演说打动,当即任命赵奢为主将,统帅精锐赵军10万人营救阏与。
赵奢却并没有急于进军。他带领赵军在离邯郸不到三十里的地方停了下来,每天行军不到二十里。这种磨磨蹭蹭的进军方式让秦军误以为赵军将领是个怂包。秦军主将胡阳更是高兴得跳了起来,认为赵奢不过如此。于是他将原本用于防备赵奢的秦军抽调到阏与城下攻城。这时赵奢抓住了战机,命令赵军全速前进。赵军在出其不意的攻击下迅速推进到阏与城附近,一举斩杀秦军主将胡阳。胡阳一死秦军群龙无首陷入崩溃状态被赵军斩杀八万余人。
这场胜利是秦国自变法以来最严重的失利不仅大大削弱了秦军的士气还使秦国患上了“恐赵症”此后十年内不敢对赵国用兵。赵奢因此战成名成为赵国的顶级名将与廉颇并列一战打出了赵国十年的和平战后被封为马服君赵国的国际地位也因此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从此关东六国以赵国马首是瞻。
这一战不仅展现了赵国的军事实力更展现了其智慧和勇气。赵国因此成为了战国中后期的一个强国令秦国恐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