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璂是乾隆唯一存活的嫡子,那他为什么没有爵位?
在古老而庄重的皇室之中,嫡子的地位犹如璀璨的明珠,承载了家族的期望和皇位的可能继承权。历史总是充满了悲剧与喜剧的交织,今天要讲述的,便是那位命运多舛的十二阿哥永璂的故事。
乾隆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皇后那拉氏的产房内,生命的奇迹诞生,一名小皇子——永璂,降临人世。他的诞生引起了乾隆的极大喜悦,一首诗歌脱口而出,庆祝这个嫡子的诞生。这位皇后所生的皇子,似乎从一出生便注定了命运的波折。
“璂”是古代汉语中皮件里镶嵌的玉饰,十二阿哥永璂的名字蕴含了乾隆对他的殷切期望。随着永璂的成长,乾隆对他愈发宠爱,甚至将那拉氏所生的五公主和十三阿哥永璟视为未来的希望。命运却如此无情,五公主和永璟先后夭折,永璂成为了乾隆唯一存活下来的嫡子。
皇室的斗争从未停歇,随着那拉氏的年龄增长,她所受到的宠爱逐渐减少。令妃的崛起让那拉氏感到不安,如果乾隆选定令妃之子为皇储,她和永璂的处境将十分尴尬。在这段期间,皇后与乾隆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逐渐疏离。
乾隆三十年年初,一场风波席卷了整个皇室。皇后那拉氏在南巡期间剪掉了自己的头发,这是一种触犯满洲国忌的行为。乾隆震怒之下,将皇后提前送回京师,打入冷宫。这一事件对永璂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他从一名尊贵的嫡子变成了一个被遗弃的儿子的身份。
原本计划在乾隆三十一年与博尔济吉特氏完婚的永璂,因为母亲的失宠和冷宫中的疾病缠身而推迟了婚礼。那拉氏在人世间带着未能见到儿子成婚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丧事冷清无比,明面上是按照皇贵妃礼制下葬,实际上却只是相当于常在或答应的待遇。
母亲的离世让永璂不得不推迟婚礼,按照礼制他需要守孝27个月。此后,他在父亲乾隆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在这种情况下,永璂的心理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无奈、失望、无助、苦涩交织在一起。就在乾隆四十一年,年仅25岁的永璂匆匆离开了人世。
令人叹息的是,乾隆竟然没有对儿子永璂进行任何追封,反而下令用宗室公例治丧,将他视为一个普通的宗室成员。四年后,永璂的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也去世了,与永璂合葬在一起。幸运的是,乾隆最终将十一阿哥永瑆的儿子绵偲过继给了永璂,让他的血脉得以延续。四年后,嘉庆皇帝追封这位兄长为多罗贝勒,永璂才勉强获得了一个名分。
这个故事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苦涩。永璂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他的命运与皇室斗争、母爱、父爱和命运的无常紧密相连。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皇室内部的斗争和人生的不易。